【新模式】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成 升
成果转化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武汉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核心课题。
两年来,武汉通过建平台、强服务、巧作为,全力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武汉模式”。
一是供需对接智慧化。
今年2月,武汉科创服务平台“武创通”正式上线,汇集全国160余万家科技企业、80余万科技人才、240家高校院所、4.8万家投融资机构的数据信息。
同时,平台征集武汉6500余条科技成果,导入1200余名技术经纪人信息,发布320余条企业技术需求。
“武创通”构建科创资源数字底座和科技网格员服务体系两大支撑,为政府、企业、专家团队、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高质量数字化服务。
目前,“武创通”已绘制新能源汽车、激光、人工智能等10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根据平台智能匹配信息,科技网格员积极跟进对接企业提出的技术、人才、中试等各类需求,助力湖北工业大学“装配式构件绿色制备与连接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成果与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内外兼修补短板。
中试服务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武汉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成立武汉成果转化中试平台联盟,建设市级中试平台156个。
其中,4个重点中试平台2023年的中试服务营收超亿元,有效支撑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发展。
同时,武汉通过“平台+企业+基金”模式推进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例如,完善金融支撑体系,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武汉创新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阶段前移;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19家专业研究所、3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吸引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团队28个,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
此外,武汉还引入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确权确价体系,组建上海技术交易所中部服务中心。新春伊始,武汉发布《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侧创新性改革、需求侧市场化配置、服务侧体系化重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武汉模式”见行见效。
三是立足产业谋创新。
为避免科创资源“撒胡椒面”,武汉有的放矢、靶向发力。
武汉根据自身科教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遴选激光、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33个细分领域,编制产业创新图谱和技术攻关清单,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开展“里程碑”考核,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科技创新,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一系列举措结出累累硕果: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克“稻米造血”难题,建成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生产线;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全光网产业安全供应的硬件底座,牵头制定我国首项光电器件行业IEC国际标准;武汉理工氢电科技公司开展“高效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重点项目攻关,有望将氢燃料电池寿命提高1倍……
立足优势产业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武汉成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