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1月3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二部门近日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在制造业及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和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份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出台的政策文件,第一份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新阶段专项行动计划,也是第一份多部门联合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政策。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夯基架梁”工作已基本完成,为拓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其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推广,提升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人才等要素支撑能力,十二部门联合印发《计划》。
《计划》从关键指标、重点领域、基础支撑、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6年的发展量化指标:关键指标方面,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应用拓展至60个行业,累计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日均解析量达3亿次以上;重点领域方面,在生产制造、消费品工业、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基础支撑方面,二级节点覆盖行业、地市范围持续拓展,对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安全生产赋能作用日益显现;产业生态方面,标识解析关键技术、软硬件产品实现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计划》提出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赋能消费品“三品”战略、促进数字医疗整合等7项重点任务,以及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数据流通水平、强化标识安全保障等5项支撑举措,包括建设基于标识解析体系的可信工业资产服务平台,探索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实时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开展可信资产认证、安全防护、数据流通等标识解析技术研发,加强标识解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Web3等技术融合创新,探索基于标识数据构建工业大模型、工业智能应用等产品;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