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湖北潜江:养虾有“稻” 致富有方

【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徐 慧  陈 军

    隆冬时节,湖北省潜江市的小龙虾依然“蹦”得欢腾。

    1月3日早上6时许,天还未完全亮。位于潜江后湖管理区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数十辆冷藏货车列好队、敞开“肚子”,工作人员驾驶叉车来回穿梭,装货、签单、发车,流程井然有序。

    每天,鲜活的小龙虾由数百名“虾哥”“虾嫂”们分拣打包后,从潜江发往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1200个落地配送服务网点。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基本实现一年365天为全国供应鲜活小龙虾。

    小龙虾全产业链向千亿元冲刺

    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因地势低洼,曾被称为“虫洼子”“水袋子”。以前,村民们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微薄。

    怎么留住年轻人、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成为赵脑村党支部书记赵常洪的头等大事。

    2013年,得知有企业要打造万亩小龙虾标准化生产基地,赵常洪立即跟进,洽谈落地。随后,全村1.2万亩土地进行规模化整治,变成260个“虾稻共作”养殖单元。几年下来,落后村改头换面成为先进村。

    站在赵脑村一处高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万亩虾稻基地情景,让人十分震撼。“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100万元以上,村民户均收入也有15万元以上。”赵常洪说,“虾稻共作”让村民们尝到了科学种养的甜头。

    “‘虾稻共作’看似没有太多高深技术,但要实现好效益,把小龙虾养大、养好,里面大有文章。”潜江市精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强说,多亏职能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引导扶持,他也成了“养虾达人”。目前,王强所在的合作社有3000亩“虾稻共作”基地,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

    多年来,潜江坚持创新驱动,在“虾稻共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基础上,不断提档升级。通过推广“虾稻共作”标准模式、复合模式、立体模式,实现不同规格小龙虾均衡上市和产业链提质增效。

    一块标准“虾稻共作”田,除养虾种稻外,养殖户还在环沟中架设了30个网箱养牛蛙。采取这种立体模式,养殖户的收入也“立体”起来。

    种养结合促生产,立体模式增效益。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除虾稻蛙,还有虾稻螺、虾稻鳝、虾稻鳖等生态循环新模式进行试验示范。

    当前,潜江“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750亿元。

    创新赋能,占据行业制高点

    你还认为,吃小龙虾主要吃虾尾,半身虾壳只能丢弃当作垃圾处理吗?走进潜江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山科技”)的生产车间,你会发现虾的“另一面”。

    车间内一派繁忙,不同类型的虾壳被分拣后,在传送带上快速流转,进入下一道工序。在这里,虾壳中的甲壳素被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潜江每年产生的废弃虾壳超过5000吨,要是堆在一起,得是好几个小山头了。”华山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7年,该公司就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了甲壳素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以虾壳为基础,制造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

    “我们全力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潜江市科技局局长尹征说,接下来,潜江将支持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面向小龙虾全产业链的应用性研究机构,给予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项目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服务,鼓励“育好虾、养大虾”种养模式探索,引导小龙虾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虾稻共作”多元模式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发展载体。近年来,围绕小龙虾产业,潜江相继出台企业上市挂牌、技术改造、金融服务等系列奖补政策,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扶持。

    “我们将努力推出一批行业领先科研成果,持续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潜江市委书记盛文军表示,该市正在聚焦优质种苗供给、“四季有虾”模式创新、自动化加工设备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