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书写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山农答卷”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翟荣惠

    盐碱地里难长蔬菜,然而,地处黄河三角洲的景屋合作社不但在盐碱地上种出了西红柿,每亩年产还能达到4万斤。颠覆常识的背后,是山东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山农大”)骆洪义教授团队开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让“基质+营养液”里长出了高产量、高品质、高收益的西红柿。

    将科技成果种植到盐碱地里并实现大丰收,骆洪义不是孤军奋战。70多年来,来自山农大的小麦专家、植物学家、林业专家、动物专家、肥料专家等上百支团队前仆后继,接力深耕,书写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山农答卷”。

    师生接力深耕盐碱地

    盐碱地上种树,可迅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气候。2003年,山农大林业专家孙仲序教授培育成了高抗盐碱的转基因杨树,当年培育组培苗100万株。

    在盐碱地里挥洒了几十年汗水的孙仲序退休后,他的学生曹帮华教授接过了接力棒。曹帮华培育出的山农1号到4号高抗盐刺槐品种,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盐碱地顽强生长。如今,这4个刺槐品种已经在黄河三角洲推广种植了几千亩。

    在山农大采访,科技日报记者最深的印象是“性格”。寻根究底,长期驻扎,教授们摸清了盐碱地的“性格”,更坚守着自己的“性格”——瞄准领域,不言放弃,一茬接一茬地干,把事做成。

    黄河三角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新土地,一直受海水侵蚀,其盐碱含量远超正常值。要让植物长得好,必须把盐碱排出去。

    相较于传统的渠道输水和明沟排水,山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为峰创新思路,采用管道灌溉淋洗、暗管排水排盐的方法,土壤脱盐率提高了25%,增产达15%以上。目前该模式已在黄河三角洲数十万亩盐碱地上推广应用。

    如果说埋暗管是物理改良方法,那么泥沙调理也是。山农大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毛伟兵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科学配比,铺洒在小开河引黄灌渠、滨州市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此举让盐碱地饱和导水率大幅增加,表层含盐量减少96%,从而使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

    山农大党委书记徐剑波说:“我们把对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扎根中国大地、齐鲁大地办大学,进军黄河三角洲,把最出彩的论文写在盐碱地上。”

    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在经过高温、雨涝等多重打击之后,优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孙洪胜今年仍然收获了玉米亩产911.9公斤的好成绩。盐碱地上的高产秘诀,就在于孙洪胜家的地块上种的是山农大刘鹏教授团队的玉米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田项目。

    记者注意到,山农大专家们在盐碱地上挥洒智慧,通常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以“联合作战”的形式出现。

    王华田教授是山东省森林培育重点学科负责人,王延平教授是山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岗位专家,两人合作开展灌溉水磁化技术研发。他们研制的用于退化土壤修复和设施林果菜生产的全磁场磁化水处理器,磁化效率提升35%,集成创制了灌溉水磁化技术在土壤脱盐和果蔬优质高效栽培中的应用体系,相关技术先后在国内十余省区推广。

    山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是该校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46年。近年来,50多位专家从该学院走出来,一头扎到盐碱地里。几代人凝练成的黄河三角洲土壤生态及水盐运动规律监测技术、盐渍土秸秆覆盖免耕改良利用技术以及滨海盐碱地改造及综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日复一日“征服盐碱地”的过程中,他们的成果得到了转化,科研得到了升华。

    山农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说,他们提倡“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出高水平的成果;立地,就是科研成果要接地气,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