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锚定新赛道 变出“新活法”
——城市更新让青岛市市北区焕发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安 迪  范文静

    

    汽笛声嘹亮的青岛邮轮母港,昼夜繁忙的台东商圈,人流如织的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如今,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正在刷新人们对青岛市市北区这座老城区的印象。

    聚人气,强动能。今年以来,市北区总投资过1100亿元的100个区级以上项目高效推进;1月—10月,市北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建安投资增长27.2%,高技术投资增长45%。

    “城市更新是市北区‘脱胎换骨’的重大机遇。”近日,青岛市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新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市北区借助城市更新机遇,“唤醒”邮轮港区、焕新历史城区、激活老四方工业区,换挡提速,推动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在新赛道实现历史性突破。

    林立的塔吊挥舞着巨臂,工程车辆有序施工作业,建筑工人奔忙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眼下,在市北区,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正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这是市北区推进低效用地升级嬗变的缩影。该项目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高端智能工厂及附属设施,以引入的中车轨道交通研发产业为龙头,将聚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开展行业基础技术研究与技术支持,打造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市北区将老四方工业区划为大健康产业园、欢乐滨海城、中车四方智汇港、捷能中泰、郑州路两侧5个片区。这5个片区是青岛市重点低效片区,也是市北区发力新产业、步入新赛道的重点区域。

    郑州路两侧是市北区原“城中村”闫家山和香里所在区域,为加速“唤醒”该片区,市北区着力打造集科创、人居、教育、产业于一体的雁山科技生态城。前不久,雁山科技生态城规划首次对外发布,将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产学研策源中心,联动片区内橡胶谷、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全力推动区域整体焕新。

    “目前这里的道路建设、高端住宅等项目稳步推进。”青岛环海湾集团城市更新改造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建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产业招引,重点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推动昔日村居变身产业高地。

    今年以来,市北区持续推进低效片区开发再利用。老四方工业区累计完成280余亩土地盘活出让,打造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产业集聚区,这些园区多数将于未来2至3年建成投用,届时将有力重塑市北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优势。

    低效片区焕新、高技术产业导入,随之带来的是日益旺盛的人才需求。如何借助城市更新吸引人才集聚、推动城市创新,成为市北区的必答题。“市北区始终把招才引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程,创新产才融合路径,搭建‘校企联盟+引才推介官+引才专员’校企合作链模式,全面实施‘北尚英才’系列计划,进一步强机制、搭平台、塑生态,有力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人才友好型城区建设。”刘新学告诉记者。

    2022年5月,市北区出台《关于实施“北尚英才”计划 加快建设人才创新集聚高地的意见》新政,紧扣“2+6”特色产业需求,以“自主荐才”“以绩推才”“按薪定才”等模式,推出“市北英才”人才评优。

    青岛玄道科技有限公司是落户在市北区的初创型企业,一度面临缺乏高端人才、缺少引荐渠道等困境。在得知企业的引才需求后,市北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动登门,介绍了区域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并为企业授予了人才自主认定配额。凭借人才配额,该企业成功引进了急需的高端人才。

    今年10月,首批123名“市北英才”公布,80%的人选为重点产业链企业和行业优秀代表,82%的产业人才为头部企业自主认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北区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万余名,其中青年人才1.6万余名。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市北区‘2+6’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在征迁建设、业态焕新、遗存保护、配套设施四方面协同发力,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区综合实力、提速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等举措,做强生物医药、高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企业,打造科创企业、高端人才集聚的‘强磁场’。”市北区历史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鹏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