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莉
通 讯 员 包海霞 黄 宁
随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该如何“借势用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第二届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指出,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不仅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的切实行动,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下,高校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特色实践。
在徐守坤看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内涵建设,在明晰的育人方向和办学定位的指引下,通过“政校企合作共同体”这一能够实现资源共融共享的组织形式,筑牢校企合作根基。
徐守坤是这样说的,常州大学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常州大学与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州市政府共建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校企合作共同体。“我们通过联建产业学院,培养一批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一流工程师、设计师,让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院长徐淑玲说,“我们支持学生不仅在课程学习上‘跨界’,而且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跨界’。”
“学院支持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课。目前,我已学习过近10个学院的不同课程,这使我收获颇丰,成为跨界学习的受益者。”常州大学2020级学生李如龙说。在学生大三时,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习,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模式都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收获了许多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的知识与技能,最终接到了心仪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徐淑玲介绍,机器人产业学院是常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载体,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学院聘请了行业企业资深专家、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学校老师、企业高管、各领域专家共同组成“导师团”,切实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
记者了解到,该机器人产业学院按照行业标准、企业生产流程等重构课程内容,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注重“在校教育”。同时,学院建有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现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完善现代产业学院体制机制,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打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形成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设‘双师型’队伍,培养高质量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常州大学副校长李忠玉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