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刘虎沉

    日前,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本届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旨在搭建起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深化国际产业互利共赢合作的良好平台,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论述,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全面融合,加快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共塑发展新动能,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着力点。

    制造业已成各国竞争焦点

    中国创造意味着制造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攀升的全面转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大、速度也显著加快。在此大环境下,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优质科技资源下沉到产业一线,实现创新要素向大中小企业集聚。保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势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有助于形成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要支柱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力图重振本国制造业,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企业回流。另一方面,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以及优惠的引资政策,东南亚、南亚国家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导致部分在华外资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迁往越南、印度等国家。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制造竞争的双重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一步迈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较薄弱,直接导致我国缺乏重大原始性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此外,我国制造业利用先进技术的水平尚待提高,数智化转型深度不够,应用场景不多,无法充分释放科技赋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

    激活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把握住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标本兼治。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及产业链建设等重点领域,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另外,积极营造开放共享创新生态,扩大国际和区域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多样、协同的创新生态。制造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场景研究,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网络,形成自主品牌,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制造产业要重视原始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与产业发展全过程,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自主权,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夯实基础。

    二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各环节的智能技术创新,优化智能制造模式。为把握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研发费用税收减免、完善配套服务、推广试点应用等方式,支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大力培养深谙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端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应围绕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装备新产品,不断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另外,企业应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科学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能与智能化生产的适配性。同时,关注涵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数智化改造,全方位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三是构建现代化制造产业集群,释放集群效应,促进产业循环畅通。为提升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政府应优先打造区域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围绕这些重点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共同筑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做好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推动各地区制造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培育中国创造发展新动能。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应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各方共同努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实现各地区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跨界融合,促成真正意义上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促进产业生态取得长足进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添砖加瓦。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