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4日 星期日
人类首次将零碳甲醇作为火炬燃料应用到大型赛事
亚运会主火炬“钱江潮涌”展英姿
9月23日,在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主火炬“钱江潮涌”完成点火仪式。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本报记者 何 亮

    

    潮起东方,波涛奔涌。

    9月23日晚,当数字火炬手踏过钱塘江,来到杭州奥体中心的“大莲花”体育场,观众掌声雷动,人们尽情欢呼。

    场地内,叶诗文手持火炬跑进“大莲花”,在全场观众有节奏的呼喊声中,6位火炬手依次交接,跑完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最后的路程。

    地台上,形似“祥云”的主火炬塔随着音乐的律动开始“变身”,19根长短不一的钢铁立柱徐徐伸展,筑起一线波涛翻腾的“钱江潮涌”。

    万众瞩目下,沿着“大莲花”边缘奔跑的数字火炬手与第6棒火炬手成功“会师”。在观众注目下,两位火炬手齐举手中的“薪火”,将火炬伸向前方,一道火苗逐级跃升,奔向火炬塔最高峰。“忽”的一声,主火炬喷出熊熊火光,照亮杭州的夜空。

    这一刻,采用绿色燃料的亚运圣火格外明艳,在科技加持下,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如潮涌般矗立在钱塘江畔。

    设计:“钱江潮涌”展现阳刚之力

    “主火炬台由19根弯曲的火炬组成,共同筑起‘钱江潮涌’的造型,代表着第19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主火炬设计师、杭州雕塑院院长林岗告诉记者,主火炬台的造型展现出一种阳刚之力。

    在杭州,水的呈现形态多种多样,既有西湖的自然与柔美,也有大运河的野趣与缠绵,更有钱塘江潮的壮阔与澎湃。“潮涌是天时,杭州湾是地利,勇立潮头是人和。用‘钱江潮涌’展现‘筑浪为山’,是向全亚洲传达风雨同舟、共同发展、同步向上的愿景,更是展现‘人与自然的博弈与共生’的弄潮儿精神。”林岗说。

    同时,主火炬台的表面仿佛一面镜子,它将开幕式现场的光束反射出来,形成波光粼粼的质感。林岗告诉记者:“镜面将浪潮的弧线表现得柔美而灵动,主火炬台用‘一刚一柔、相辅相成’,传达着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哲学文化。”

    供能:“绿色甲醇”添加环保元素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是“绿色”甲醇,之所以将其称之为“绿色”,是因为该甲醇的制备过程“零增碳”,即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产生、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实现完全中和。这也是人类首次将零碳甲醇作为火炬燃料应用到大型赛事。

    “杭州亚运会使用甲醇燃料,具有极高的安全保障。”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提供方、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创新中心总经理沈源告诉记者,在主火炬内部,科研团队巧妙地设计了一款装置,它可以让火焰自我消纳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保障主火炬燃烧无污染物排放。

    主火炬点燃的时刻,明艳飘逸的火焰姿态为开幕式增色不少。通常情况下,甲醇的燃烧呈现为不易看清的淡蓝色。为了让火焰看上去更加美观,科研团队在甲醇中加入少量特制的“盐”,通过盐分中钙离子和钠离子的焰色反应,保障火焰产生明黄带红的颜色,使点火仪式更具观赏性。

    “甲醇相当于流动在主火炬中的‘血液’,但在点燃时刻,甲醇既不是气态,也不是液态,而是一种雾化状态,以让火焰燃烧呈现出唯美的姿态。”沈源告诉记者,科研团队借鉴汽车发动机的喷油器,为主火炬设计出雾化系统,使甲醇在加压至19米高空后,由液态快速雾化,完美地配合着点火时刻。此外,雾化系统还可通过压力控制喷雾的高低,实现焰火形状的变化,满足赛事期间火炬燃烧的不同需求。

    制造:机械装置确保“万无一失”

    伴随音乐的律动,主火炬由弯曲的“祥云”变身为矗立的“潮涌”,银光闪烁的金属外表让其看上去仿佛是一个“变形金刚”,灵活、轻巧地完成“角色转变”。

    “我们想要的正是出其不意!”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制造商、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严华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发团队通过视线模拟分析得出,若将高度不均的19根火炬均分为16节,在主火炬变形时,无论立柱是弯曲还是拉直,从主视角看上去都会是“潮涌”的弧形。

    “形态的调整离不开机械控制,火炬的16个‘关节’正像是主火炬塔的‘骨骼’,要实现灵活、精准的控制,骨骼系统不可或缺,大脑控制系统更为关键。”严华锋告诉记者,主火炬塔由大脑控制系统“一键启动”,同时“皮肤”“骨骼”“血液”等各子控制系统协同配合,共同确保整体装置的“万无一失”。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大莲花”的位置恰好是一个风口,主火炬塔又矗立于看台上,这就要求主火炬塔既能实现8级大风下“纹丝不动”,又要保证载荷足够小。为此,研发制造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从设计到制造,把主火炬塔做的重量轻盈、结构稳重、运动稳定。最终,一个颇具现代工业风的主火炬塔在“大莲花”完美呈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