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凌
“北京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我深切感受到人民愈发自信,文化愈发繁荣。”9月15日,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作为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张艺谋表示,北京文化论坛是文化领域的一场盛事,体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体现了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格局与胸怀。
9月14日至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举办。其间,还举办了多场平行论坛、圆桌会议等,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守正创新、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奋进建言献策。
科学保护 永续传承
“北京中轴线将是中国明年的申遗项目。”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演讲中透露。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在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想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完整地保护下来、呈现出来,科学保护至关重要。
科技加持,能够让更多文物“活”起来。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分享了一个科技“唤醒”文物的故事。中国石窟里,有些塑像丢失或缺失了,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化技术,以虚拟的方式重建这些石窟。在北京,类似的项目已经落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憾。
单霁翔强调,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让它们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保护、抢救文化遗产,是为了让它们能够得到利用、传承,故宫的藏品要陈列给大众,古建筑要向人们开放,遗产的故事要让大众了解。
加强推介 影响世界
“中国文学作品的价值需要更多地被世界所认识,但目前国际对中国本土的优秀作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在以“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表示,自己特别关注中国文学应如何被国外的朋友所了解和认识。
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俄语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杜布阔娃·奥莉卡表示,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外国人阅读中国文学的翻译版本后,改变了原本对中国的看法,因此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意义非常重大。
对话中,嘉宾们达成共识,中国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当前需加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推介。
交流互鉴 灌溉文明
“文化是文明对话的钥匙,连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文明互鉴要建立自由、清晰和友好的对话,通过对话进行不同文明间的情感表达与分享,构建通向对方的桥梁。”在“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论坛上,法国汉学家、作家柯思婷·佳玥表示。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指出,中国文明史和阿拉伯文明史表明,历史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动和共享的基础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揭示了文明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也为阿中关系稳步发展铺平道路。他表示,我们有必要向年轻一代介绍中阿文明的历史关系,并鼓励他们加强文明互鉴。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希两大古文明及其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加强两国在语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研究,拓展人文交流领域全方位合作,促进民心相通。”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雅典大学哲学系教授斯特里奥斯·维尔维达基斯表示。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傅若清说,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正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他认为,应坚持传承创新,激发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交流互鉴,促进多元文化“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