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西部(重庆)科学城聚力打造科创新高地
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助推高质量发展
科研人员在金凤实验室开展工作。西部(重庆)科学城供图

    670家

    截至今年上半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培育科技型企业67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2%,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31%。

    

◎本报记者 雍 黎

    

    超瞬态实验装置加速建设,金凤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初见雏形……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感受这里的创新巨变和澎湃活力。

    前不久,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其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位列重庆市第一。近年来,西部(重庆)科学城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聚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助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稳进增效。

    发挥优势 擦亮科创底色

    日前,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作为科学城“头号工程”的金凤实验室召开科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3名专家学者被聘为科技委员会委员,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2名。

    今年5月,金凤实验室首次集中发布7项科技创新成果,涵盖免疫病理基础研究、数字病理设备、病理人工智能诊断等多个方面,多项成果为世界首次发现或全国首创。

    6月中旬,由凤麟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共建的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正式揭牌。同时,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启动建设。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重点聚焦中子科学与核医疗等领域,建设中子科学领域的关键核心领域科研平台、高端紧缺人才培养平台以及产业应用快速转化平台。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内,占地500亩的超瞬态实验装置正在加速建设。超瞬态实验室副主任姜伯承介绍,超瞬态实验装置分两期建设,最先启动建设的是电子显微镜集群部分项目——科学研究楼,预计今年底可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作为国际上首次明确提出耦合时间与空间多维研究与调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瞬态实验装置的建设,是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提升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能级的标志。超瞬态实验装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电子探针在空间尺度、光子探针在时间尺度各自表征优势,重点解决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助推重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攻克重要领域关键技术、以点带面联动其他领域创新。

    擦亮科技创新底色,西部(重庆)科学城积极打造科创策源地。随着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提速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培育,多维度的高端创新主体正在向西部(重庆)科学城集聚。

    据统计,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先后引进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33个,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全市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7个;集聚院士20余名,国家级人才超300名,研发人员达2.5万人;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0个,孵化培育科创企业近2000家。

    科技赋能 推动成果转化

    今年5月,落户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传来捷报,由研究院完成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项目获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

    这款“科学城造”软件,由研究院孵化企业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突破科学计算软件内核“根技术”,并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完成国产软硬件基础环境适配。同时,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160余所高校,以及15家企业开展合作,涵盖汽车、航空航天、国防、金融等领域。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西部(重庆)科学城让一个个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西部(重庆)科学城已累计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4个,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21项,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约3.207亿元。

    此外,西部(重庆)科学城还聚焦“车、路、云、网、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去年4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以下简称西部智联)正式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坚突破并推动产业化落地,助力重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西部智联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不到一年,已孵化出西部车网、西部智数、西部清研等11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持续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落地3个汽车产业“国家质检中心”,聚集10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等领域,初步建成全产业链生态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重庆)科学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30.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产业产值增长22.1%。

    加快转型 提升发展质效

    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广达(重庆)制造基地,自动化组装线不停运转,12秒就能生产出一台笔记本电脑。广达(重庆)制造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引导支持下,他们从2014年开始进行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按下数改“快进键”,产业跑出了“加速度”。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紧扣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目标,推动科学城产业迭代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西部(重庆)科学城以数字化引领,推动现有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个,新建数字化车间13个、数字化生产线84条。

    一手抓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手抓高企科企“双倍增”,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今年4月,《重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培育科技型企业67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2%,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31%。

    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高新技术服务业和新型智能终端产业,谋划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和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推动“双链”交织、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打造数智科技等领域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引育科技创新人才,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深入实施科企、高企“双倍增”计划,力争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