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符晓波 谢开飞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7月18日至19日,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互联网企业和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网民代表约800人参加大会。
这场为期两天的盛会,围绕互联网与文明创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生态建设等主题开展10余场论坛交流活动,全方位展现了我国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发展经验,凝聚起网络文明向上向善的社会共识。
文明是互联网精神根性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10.67亿,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与会嘉宾表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迫切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文明力量。
“文明是互联网的精神根性。”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员沈卫星说,互联网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广大网民深切体会文明气象所具有的强烈精神召唤力。
2021年,《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手段方法、体制机制,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网络文化精品持续涌现,网络空间道德建设蔚然成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亿万网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只要让年轻人看到更多好内容,他们内心的正向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成为维护正向网络氛围的中坚力量。”哔哩哔哩(B站)董事长陈睿在大会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说,青年是网络世界中最活跃的人群,青年群体对网络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夯实网络文明发展底座
目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数据安全、科技伦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明显提升,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讨论。中国科学院网信办主任周德进认为,今年以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进入“百模大战”,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算法黑箱、算法滥用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围绕智能算法安全这一全新领域,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探索综合治理机制。”周德进介绍,目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围绕智能算法安全这一全新领域,建立了算法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形成引领算法安全基础研究的战略力量。
针对不法分子运用人工换脸技术行骗、购物平台大数据“杀熟”等屡见报端的典型案例,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在大会上透露,中国移动正加快布局6G、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推动内生安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内容风险防控、AI虚假信息识别、算法歧视监管等领域,夯实网络文明发展底座。
平台企业持续赋能
平台企业在互联网健康发展中占据重要角色。本届网络文明大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反映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现状与取得的成效。
《报告》显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不断向好。具体表现为: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消费者权益保障持续加强;平台治理效果明显提升;社会促进活动参与度较高。
与此同时,《报告》还提出,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治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平台企业对于如何平衡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安全规范这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一直在思考技术创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网络生态建设。”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说,目前腾讯全业务线已搭建起常态化生态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聚焦网络生态中的深层次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应对,鼓励有价值关怀的技术创新。
美图公司创始人吴欣鸿介绍,在算法治理方面,视觉大模型的安全也至关重要。美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积极布局安全策略,持续对大模型进行美学层面的评估和调教,以生成更多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IP,向全球用户传播中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