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军论坛】
◎李劲松
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正在深刻改变战争准备的理念和周期,催化战争态势加速演变,将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和决胜疆场的优先选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使命催征,我们必须抢占先机,逐浪潮头,以变求破,以“新”制胜。
把准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的使命定位
以新需求为牵引,把准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的使命定位。要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基于国家安全威胁和战略利益,细化各领域各方向使命定位和发展战略,一体筹划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运用和建设发展。
要准确把握作战概念发展特点规律,科学研判未来作战对手、作战目标、战场环境和可能运用到的武器装备体系,通过技术感知、作战畅想、体系延伸等方式,汇聚先进理念、感知未来战场,深入研究未来作战形态和制胜机理,创新构设未来作战场景,主动设计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需求,引领新域新质力量发展方向。要强化体系耦合,坚持作战牵引、技术推动,坚持体系化分析、标准化设计,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科学评估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潜在影响,开发引领未来的先进军事能力,积极谋求军事力量新突破。
用新技术为新域新质战斗力赋能
用新技术支撑、优化新域新质战斗力赋能转化路径。一支现代军队,如果脱离先进技术的支撑,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战略战术。以战略预警、信息控制、算法攻防、无人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深刻改变着现代战争制权方式。
必须把智能化作为战略转型的方向。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推动作战力量、作战空间、作战行动的全面转变。要把发展智能化武器装备和构建智能化作战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开发远程跨域破击场景,推动作战能力升维拓域、提质增效。
必须把新生成域作为制胜未来的重要突破点。太空、深海、极地等领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要提升官兵的科技敏锐度和认知力,加速技术孵化转化,升级现有作战武器,开发新概念装备,推动新兴科技加速进入云、端、库、链,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
必须把谋技结合作为体系对抗的聚力方式。坚持理、技、谋相融合,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仿真推演、专家研讨和综合集成等手段,把传统谋略、专家知识和智能演算结合起来,精准匹配功能模块,科学确定规模体量,构建新质主导、智能灵敏、规模适度的力量体系,系统推进新域新质作战能力的生成。
加快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培养
培养人才,打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的动力引擎。军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大力培养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才能在未来战争中赢得战场主动。
要明晰标准,精准选才。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作业领域环境复杂,专业素养要求高,要完善选才标准,坚持用政治标准、专业标准引才聚才,聚焦军事智能、无人作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方向,区分战略智库、参谋智囊和指挥骨干等人才类型,以任务方向典型作战场景布势为主线,超前谋划梯次布局,纵向贯通体系设计,精细化型谱化定向培养,推动人才供给侧与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
要创新模式,精细培养。着眼战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依托作战实验室、网络空间靶场孵化,注重通过模拟仿真、虚拟对抗锤炼,浸入数据开发、算法博弈等相关专项任务淬炼人才,充分运用“人才+重大演训”“人才+专项任务”等平台,前瞻预置、集优锻造、任务淬炼,强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支撑。
要强化担当,精心组织。以超前思维、超强胆识、超常举措强化创新探索,切实把培养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作为长期战略工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不断增强自身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也要主动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人才成长成才构筑宽阔舞台,鼓励和支持官兵在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使官兵创造才能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者系国防大学领导管理与指挥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