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助推北京科创中心建设

    ◎张晓静

    2023年5月,科技部等12部委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围绕到2025年基本形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坚持“四个面向”,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以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北京率先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有力支撑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强化人才支撑,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距国际一流科创中心标准尚存差距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人才总量达781.3万人,人才密度为62%,劳动者中研究生学历约120万人。截至2021年底,北京有两院院士800余名,占全国的近一半,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者超过3000人,占全国近1/4,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9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370.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14.4万人,北京人才数量规模优势明显。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国际上领先的科创中心城市,北京在人才的结构层次、激励保障、发展环境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少国际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新材料、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领域缺乏高端人才和顶级科学家;基础研究人员发挥作用不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不足;国际人才集聚程度不高,人才吸引能力有限。

    为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人才保障

    在全面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首都区位优势和人才结构特点,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提升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形成北京独有的人才资源和竞争优势,为推动国际一流科创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培养。从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来看,要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应更加注重基础学科和多学科的学习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坚持产学研协同联动。北京具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关键领域高精尖人才缺乏的现状,应加强高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设置,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阶段重点培养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等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人才在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催生产业技术变革等方面的策源功能。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领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产学研实践融合和协同创新,培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产业经验的跨界人才,推动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针对目前基础研究人员发挥动能不足和高精尖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应着力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动态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优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产业人才的职称评审机制,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力度,实施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更具人文关怀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科技人才职业发展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分类评价。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应推动人才评价的制度转型,实行分类评价,健全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适应科技协同创新和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特点,完善科技创新团队评价办法,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尊重和认可个人的团队贡献,鼓励科研人员在有组织科研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对不同研究领域的人才,考核和评价方法应有所侧重和区分。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应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及其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对于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应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优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产业人才的职称评审机制,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克服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让科研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探索、自主科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氛围和环境,推动形成人才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才能的良好局面。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只有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北京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通过举办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高端论坛、高规格国际科学会议、数字技术前沿领域全球性高端峰会等,加强区域间、地区间及国家间的人才合作和智力交流。提高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水平,推动落实新一轮外籍人才便利政策,落实好教育、医疗、商业、住房等公共配套服务,使北京成为各国科学家、行业精英、年轻学子向往的科学之城,国际科技交往之城。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