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金 凤
霞幕山下,鸡犬相闻、山水相映的村庄内,集聚了美术馆、动物庄园、主题餐厅等多个文旅景点,民居、道路、田圃与之融合得恰到好处……5月22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感受到了未来乡村一种巧妙的打开方式。
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整治环境入手,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全省选择大约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约1000个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靠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妙山村多年前关闭矿山、封山育林后,产业从种植、养殖转型为生态文旅,如今已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名单,是从昔日的贫穷山村蝶变为湖州美丽乡村的典型案例。2022年,该村共接待游客36.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1亿元,村集体经济从2013年负债200余万元变为收入228万元。
在浙江省绘就的村美人和共富画卷中,这样的生动细节比比皆是。
20年间,浙江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催生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
作为浙江省“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的杭州市萧山区,2018年起投入区级财政资金近50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5年行动计划。截至2022年12月,萧山区累计推进126个整治村、181个提升村和36个示范村建设,当地美丽乡村从“盆景”成为处处可见的“风景”。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蒋伟峰介绍,浙江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十四五”以来创新性提出并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今后5年计划建设项目944个、总投资额1.3万亿元,加快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升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近两年,浙江省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以未来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从“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加速迭代。
在浙江省绍兴市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珍珠大会上,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被国内外珠宝客商津津乐道。这一水网密布、风光旖旎的水乡村庄,数月前入选浙江省第三批未来乡村创建名单,全村有80%以上的人员从事珍珠相关产业,覆盖养殖、加工、直播销售、设计包装等产业链环节。
“去年,村集体全资入股成立公司,并聘请专业运营团队,建立‘新长乐’共富工坊。工坊运营以来,培训出了一批能自主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电商,孵化农民直播间90余间,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增收130万元。”新长乐村党总支书记何立新介绍说。
根据《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浙江省将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
蒋伟峰表示,浙江省统筹推进县、乡、村、户四级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全省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3%,正加快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