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绿色发展护水清 生态先行迎“精灵”
长江湖北宜昌城区段江豚逐浪。 杨河摄

    ◎本报记者 吴纯新

    5月的长江湖北宜昌城区段水波凌凌,清风徐徐,前来观赏江豚的游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宜昌市持续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修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区段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江豚身影出现频率更高了,“微笑天使”“长江精灵”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

    油库码头变身江豚观测点

    在宜昌市伍家岗区王家河江段,一座有着60余年历史的油库码头,已“变身”为江豚观测点,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这里曾是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王家河油库码头,年吞吐量达130万吨。

    1996年,湖北省批准建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码头所在的王家河江段,正是中华鲟洄游必经之路、江豚重要栖息地之一。

    “让江豚安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石油分公司经理肖安华说。2017年,中国石化销售湖北石油分公司与宜昌市政府联合成立王家河油库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先限期建新再拆旧”工作方案,推动油库码头的有序关停。

    2021年4月8日,王家河油库码头实现了码头拆除、管线封堵、趸船拖离,顺利完成了码头拆除任务。码头钢筋水泥构筑的承接平台被保留下来,打造成“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和“江豚生态文化节点”。

    2021年8月,王家河江豚观测平台正式对外开放。如今,人们可以在此观赏江豚逐浪、中华鲟洄游的自然景观,这里俨然成了一座极具特色的江豚科普平台。

    “把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在欣赏江景时又普及科技知识,这种方式很好!”游客李明说。

    源头治理确保一江清水流

    在2006年、2012年、2017年和2022年的四次长江江豚的科考中,江豚的数量分别是1800头、1045头、1012头、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意味着长江生态环境也在修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参与了2022年的长江江豚科考。让他兴奋的是,这次在长江干流的多个水域,他们观察到99对母子豚。

    郝玉江表示,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宜昌江豚种群数量的恢复就是宜昌长江大保护最好的成果展示。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宜昌编制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制订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共谋划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408亿元。

    在进行长江保护时,做好入河排污口整治是重中之重。

    许家冲村位于宜昌市夷陵区,毗邻三峡大坝,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

    近年来,许家冲村狠抓源头治理,下功夫抓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坚决避免生活垃圾和污水进入沟渠。目前,8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整治完成,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许家冲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居民点已全面实现雨污分流,210户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其他农户厕改后灰水用于庭院绿化,黑水用于农田灌溉,切实防止灰水、黑水直排。

    此外,为了减少村民分散在江边、河边洗衣,该村还集中修建了4处便民洗衣池供村民使用,并把洗衣后的废水集中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从源头解决了入河排污口污水溢流问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