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爱平
杨树柳树为北京带来优美环境的同时,所带来的飞絮也给大家增添了烦恼。
4月3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北京杨柳飞絮始期预报。根据预报,北京市中心城区和南部城区将于4月4日至7日进入飞絮期;城区东北部稍晚,于4月6日至9日开始飞絮,城区西北部将在4月7日至10日见到飞絮发生。
为何春季会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中藏着一些不到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舞,繁衍后代,形成了“杨柳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毛白杨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开始启动飞舞季。”车少臣说。
今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10处高清实时观测点和60余处人工观测点,并由北京市气象局匹配周边100余处气象站,通过实时观测杨柳雌株果序发育动态变化,与气象数据精准耦合,园林绿化和气象专家联合会商研判得出杨柳飞絮始期预报。
按照专家的预测,北京市今年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将出现在4月9日—15日,主要影响五环内城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毛白杨;第二次高发期4下旬至5月上旬,区域为城区和平原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第三次高发期5月中旬,主要区域为山区,主要飞絮树种为部分欧美杨,对城区无明显影响。
如何最大程度减轻飞絮影响?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北京市的杨柳飞絮治理已初步形成高位推动引领、突出4项机制、注重5项精准、抓好10项措施、加强科普宣传的“杨柳飞絮防治北京模式”。比如防治措施精准,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行道树、片林重点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等措施;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区域,重点采取手持雾化器等便捷措施进行防治;利用夜间防治车辆行驶优势,加大作业频次;风雨后针对掉落果序提高清扫力度。而长短期治理10项措施,包括短期防治重点采取“整、喷、湿、清”4项措施。长期防治重点采取“堵、疏、改、换、滞、注”6项措施。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已经对今年的杨柳飞絮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项布置,各区已组建专业应急防治服务队,要求发现飞絮30分钟内相关部门到现场处理,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飞絮影响。
“同时,今年将结合景观提升等工作,加大对老弱病残飞絮杨柳雌株的更新改造工作,已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部门,繁育不飞絮新优杨柳雄株5万余株,其中包括了不飞絮古毛白杨(树龄100年以上)后代4万余株。”张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