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祝华 实习记者 夏 凡
农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2023年是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分论坛——“‘对话海南’:中国(海南)—东盟热带农业合作及展望”举办,与会嘉宾聚焦中国海南与东盟在热带农业领域的合作与未来的发展机遇,分享精彩观点。
政策对接 引领合作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多年来双方合作走出了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创造了宝贵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海南省副省长谢京致辞说。
对于中国东盟热带农业合作,谢京提出,要强化政策协同,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正向效应,强化市场对接。此外,进一步在海南自贸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两套开放体系内叠加零关税、原产地、加工增值政策,促进中国—东盟商品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谢京建议,在强化中国与东盟的经贸投资的同时,强化科技合作,发挥海南南繁种业创新优势,打造中国—东盟农业科技合作的试验田,不断拓展区域内热带农业科技交流合作。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认为,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要用足用好区域内双边之间的政策机遇。他提到,为提升中国和东盟双边关系,农业农村部正在谋划提升“10+1”合作机制。
热带地区的粮食问题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关键问题。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表示,希望能够和东盟利益相关方一道,借助粮食安全治理方面的政策对话能力、建设举措,促进区域粮食安全,同时,通过南南合作打通区域最佳实践共享网络,团结一致应对全球粮食系统面临的挑战。
经贸带动 科技支撑
“中国热科院近些年在东南亚国家推广多种作物,其中6个高产、抗病木薯品种累计面积达40多万公顷。在柬埔寨开展天然橡胶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为其提供了新研育的4万多株种植材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江辉分享中国科研人员在东盟国家的产学研工作经验时说,该院多项原创技术不仅在当地推动产业效益,也带来了产业的新机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农业农村部下属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长期以来在东盟各国开展农业项目科研合作、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等学术交流,为中国东盟热带农业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陆续推出多项重要倡议,作为实现农产品系统可持续转型的重要工具。”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介绍,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粮农组织在数据分析、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实现全球粮食安全。
同时,粮农组织积极寻求与中国学界进行热带农业方面的科技合作。其中,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签署了备忘录,加强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抗疫作物品种育种和栽培以及热带作物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不断促成从良种到良品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