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
搭动能转换快车 临沂发展谱新篇
鲁南制药集团科研部生物工程实验室实验人员在工作。山东临沂市科技局供图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山东省临沂市大力推广科技攻关“揭榜制”,帮助企业成功争取90余项省级以上计划项目、3.58亿元扶持资金,较去年提升70.64%,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5亿元。去年,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6个、省级平台15个,高企培育幅度位于全省第一;全省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成立,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56.58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6.08亿元。

    徐文明 山东省临沂市科技局局长

    7000米深海之下完成带电插拔,能做到吗?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立电子)的回答是:可以。国产带电插拔深海水密连接器的出现,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当地人的骄傲。

    在临沂,类似龙立电子这样拥有“独家绝技”的企业还有不少。当科技领军型企业争先恐后地出现时,政府与企业深度互动,持续发力,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近年来,他们弘扬老区精神,拥抱变革,不断探索,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将一项项核心技术变成一个个产业,探出了一条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将国家科技大奖落地,一个产品卖出6亿元

    疫情之后,小小疫苗瓶一度成为焦点。因为产能不足和技术难点,甚至出现过“一瓶难求”的情况。

    在临沂市兰山区,山东沂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沂康材料)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已点火投产。相对于钠钙玻璃、低硼硅玻璃,中性硼硅玻璃不易与药液反应,安全稳定。对于技术,他们是自信的。沂康材料副总经理朱占峰向记者强调:“该项目所需的高硼玻璃熔解技术、丹纳拉管工艺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溢流技术和装备水平也是国内先进水平。”

    将国家科技大奖落地,变成“拳头产品”,不是沂康材料一家企业的动作。

    盒子上的画面很干净,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欢呼雀跃着,“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九个字表明了其身份。这款中药不但屡获国家级大奖,一年还卖出了6个亿。

    得益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该实验室的专家们将山楂、桔梗、枇杷叶等十味中药不断提炼和深度精练,最终得到一味畅销中药。

    上述实验室依托鲁南制药集团而建。近年来,该企业获得了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将这些科技大奖变成一个个“拳头产品”,最终换来了超过400亿元产值。

    距离鲁南制药不远的罗欣集团也是该市科技创新的龙头之一。去年,该企业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1类新药批件,拿到了该市首个国家1类创新药、山东省首个国家1类化学创新药;其自研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填补了国产P-CAB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商贸物流、先进工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临沂市大力开展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再造发展新优势。

    “我们大力推广科技攻关‘揭榜制’,帮助企业成功争取90余项省级以上计划项目、3.58亿元扶持资金,较去年提升70.64%,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5亿元。”临沂市科技局局长徐文明表示,去年,临沂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6个、省级平台15个,高企培育幅度位于全省第一;全省首家市级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成立,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56.58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6.08亿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更多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

    从花生红衣和根茎中提取原花青素,使之变身医用产品,实现农副产品附加值数百倍的提升。这是发生在临沂市莒南县金胜集团的故事。

    金胜集团副总经理邹业飞告诉记者:“之前,花生红衣一直用作动物饲料,我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它的原花青素成分。经过数千次提取以后,我们将它变废为宝,延伸了花生的产业链,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沂蒙老区,科技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他们也乐于投身科技创新中,延链、强链、补链。

    薛伟坐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展厅里一个独立的挖掘机驾驶座椅上,他手握操纵杆,操纵着几公里之外的挖掘机,完成了下铲、上提、装车等一系列动作。

    作为该公司的电气工程师,薛伟早已习惯这种远程操作。他告诉记者:“即使是在百里之外,这台挖掘机也可在遥控状态下正常挖料、装车,和现场作业一样灵活方便。整体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5G技术,进一步提高性能,目前已经实现了量产推广。”

    在沂蒙山区,创新创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出现在大企业的车间里,体现在中小微企业的厂房里。

    春节以来,制造业市场活跃,高功率激光加工市场需求尤为旺盛。在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每个工位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生产装配。

    该企业负责人透露:“本月底,我们与深圳创鑫激光联合研发的6万瓦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将隆重面世。这款产品动如闪电,削铁如泥,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高功率的激光切割设备。”

    对于这些案例,徐文明并不陌生。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成长空间,临沂市科技部门组建“科服先锋”专业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对全市3700多家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精准辅导。去年以来,平均每天有6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在“滴灌式”“保姆式”服务下,临沂市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目前,临沂已培育了全球行业前三的同方鲁颖电子、6项全国第一的锣响汽车、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酶制剂企业隆科特公司等创新型领军企业。

    “中国物流之都”崛起,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

    历史上,临沂曾经是一个“舟车不通,上货不出,外货不入”的闭塞山区。上世纪80年代,当地人从摆地摊开始,历经五代升级,建成了国际化的商城,市场辐射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打造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图景。

    回顾历史,临沂作为“中国物流之都”的崛起,离不开时代的赋能,离不开“开拓奋进、敢为人先”的沂蒙精神,也离不开老区创新创业生态的塑造。

    去年5月,临沂市召开高规格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发布了“1+N”系列人才新政。其中在推进“人才强企”方面,“黄金14条”隆重推出,备受关注。

    临沂博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博感受到了这份诚意:“我虽然原籍不是临沂,但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这么多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让外来创新创业人才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合伙人’,让我更加感受到临沂爱才敬才的诚意。”

    包容创新、仁爱敦厚是沂蒙老区的城市性格。他们敞开胸怀,引智招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为推动该市的主导产业现代物流发展,临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就“北斗技术赋能物流产业的应用示范”项目进行合作,建设智慧物流北斗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国物流行业形成能示范、可推广的创新模板。

    临沂是“中国板材之都”,胶合板出口量占全国的40%。推动传统木业升级,临沂市科技部门牵头实施了山东第一个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采用“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模式,赋予技术总师更多自主权,成功建成国内首条可饰面胶合板连续平压生产线,整合减少生产工序18道,生产周期由10天缩减到1天,一条生产线即可达到20家传统企业的产能。

    对临沂来说,工业是短板,但也有跨越赶超的潜力。

    近年来,搭乘新旧动能转换快车,临沂努力挖掘工业发展潜力,八大传统产业通过龙头带动、数字赋能、技术攻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值接近5000亿元,列“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第55位;激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通过招大引强、科技转化、跟进需求,成为工业强市的新生力量。临沂从传统企业和新建项目两端发力,聚力实施先进工业强市战略,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激励着千万沂蒙儿女在新时代干出一番新天地。

    这些以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实践探索,彰显出这座城市振兴工业的魄力与担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