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创新路上,女性大有可为

    ◎本报评论员

    编者按 春意融融,恰逢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如约而至。两会会场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她们履职建言、共商国是。今天,本报特推出女性代表委员专版,讲述她们的履职经历,展现她们“能顶半边天”的巾帼风采。

    当前,世界格局与社会内部关系都正经历激烈、深刻的变化。回顾人类社会数次意义深远的质变进化,以科技革命解放生产力、将物质生产和供给提升至全新量级,都是核心的解题密钥。

    当下依然如此。

    科技水平的高下,取决于资金、仪器等物质基础,更在于人力资源的规模与潜力。人才之于一个国家乃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要性,被历史反复验证。而其中女性的章节,尤为精彩。

    女性地位与价值的变迁,是社会分工演化的映射,贯穿文明进步的整个历程。

    在以农耕为主要经济门类的原始农业社会,天然弱势的女性曾被长久束缚于家庭。但近代工业革命衍生出众多产业类别与分工,对劳动力的需求激增,女性开始奔赴大批工作岗位。

    女性智慧的力量,在科学界迎来第一次井喷式爆发。居里夫人、赫舍尔、热尔曼等一大批女科学家,在巨星云集的黄金时代也不掩其辉。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化让社会分工的维度,扩展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女性走向政治、经济、科学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趋势加强,女性智慧的闪耀达到了一个新的亮度。

    在中国科技领域,自古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文化内核。从全世界最早揭示月食成因的王贞仪,到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从妇科专著《女医杂言》的谈允贤,到解百姓疟疾之苦、荣膺诺奖的屠呦呦,层出不穷的优秀女性涌现于中国科技史的各个章节,共同为五千年的漫长画卷增添了柔美华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从多个层面保障、维护女性自由与权利。“同工同酬”的提出从根源上剪除了最压制女性发展的经济桎梏,令中国女性真正顶起国家建设发展的“半边天”。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今天,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踔厉奋发,中国再次站到了世界的舞台前列,更多远超过往的严峻挑战与威胁也迎面而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必须看到,网络社会的分工,细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群也由此产生了更多的划分,进而诞生更多依靠心智而非体力方能满足的社会需求。知识、信息及脑力生产工具在网上易于获取,电商等互联网经济极大减轻了家庭经营的压力,这些都赋予女性更多自我学习与自我完善的时空与途径,为她们开辟了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事业空间。

    与中国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制造业相呼应,许多企业设立的科研中心已经吸引了大量女性科研人员投身其中。这一点在中国的互联网、通信、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中国科协统计,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约占40%,其中互联网、生物医学等领域女性占比超过半数。

    今天的中国,举国上下对科技创新有着高度的渴望。研发投入、科研设备与场所的水平在深厚国力的承托下日新月异;新旧动能转换下的市场经济,则提供了无数验证与转化成果的机遇。创新路上,无论是“他们”还是“她们”,必将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