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外交部长秦刚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
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秦刚: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内外对今年的中国外交充满期待。您能否介绍今年中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会有哪些重点和亮点?作为新任外长,您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有何展望?

    秦刚: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外交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使命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我们将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特别是全力办好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外交,不断展现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我们将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我们将以伙伴关系为依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我们将以开放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内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反对“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我们将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我们将以外交为民为理念,始终将海外中国同胞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将外交为民的责任担在肩上,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服务和保护,使中外交往更安全、便捷。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埃及《鲁兹尤素福》杂志记者: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启迪。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具有什么意义?

    秦刚:的确如你所说,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我想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国实际。中国的成功发展充分证明,各国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不是现代化,精神空虚、失德失序也不是现代化,各国人民都应有平等发展、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是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四是开放包容。人类的现代化不应孤芳自赏,而应百花齐放,尊重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彼此交流互鉴,精彩绽放,美美与共。

    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一盘散沙没有希望,团结奋斗才有力量,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像有的国家那样政党纷争,只说不做,朝令夕改,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的壮大。我们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将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成为现实。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您如何看待俄中关系发展走向?俄中关系能否为国与国关系提供新范式?中国国家主席是否将于两会后访俄?未来俄中贸易是否可能放弃使用美元或欧元?

    秦刚:你提到大国关系范式,这是观察中俄关系一个很好的视角。大国交往,是搞封闭排他的集团政治,还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之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的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元首交往是中俄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我们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

    至于你提到中俄贸易中用什么货币?答案很简单,什么货币好用、安全又信得过,就用什么货币。国际货币不应成为单边制裁的杀手锏,更不应成为霸凌胁迫的代名词。

    《人民日报》记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受到各国普遍欢迎。请问中方在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打算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采取哪些举措?

    秦刚: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指明了全球治理的人间正道。新时代十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与共,国际社会要团结合作。团结合作可以战胜新冠疫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化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迈向全球治理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古人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古人还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有过上更好日子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应该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将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您曾写道“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和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鉴于美中利益分歧不断扩大,还有可能发展健康稳定的美中关系吗?您打算如何使之成为可能?除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您是否也考虑过美国的核心利益?

    秦刚:前段时间中美关系发生了无人飞艇事件。这完全是一起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事实和性质都很清楚,连美方也认为不构成现实威胁。然而,美方却违反国际法精神和国际惯例,有罪推断,过度反应,滥用武力,借题发挥,制造了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外交危机。

    从偶然中可以看到必然,那就是美国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把中国当成最主要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

    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美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规则,但如同两位运动员在奥运田径场上赛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总是要去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恶意对抗,犯规了!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谁来承担其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竞争,就是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人类前途命运为赌注的豪赌,中方当然坚决反对。美国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豪情,也要有容得下别国发展的雅量。遏制打压不会让美国变得伟大,更阻挡不了中国迈向复兴的步伐。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我也注意到,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当前中美关系深感忧虑,他们纷纷呼吁美方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

    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淳朴,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洛杉矶长滩港码头工人告诉我,全家老小的生计依靠同中国的货运贸易,美中两国要共同繁荣。艾奥瓦州的农民告诉我,世界上还有许多饥饿的人,他要多种粮食。大学校长们告诉我,科技进步要靠国际交流,科技“脱钩”是双输、多输。明尼苏达州英华学院的小学生获得“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冠军,她用流利的汉语告诉我,她学汉语,是因为喜欢中国。每当我想起他们,我就想,决定中美关系的,应该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不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和歇斯底里的新麦卡锡主义。

    中方将始终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也希望美国政府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声音,消除“威胁膨胀”的战略焦虑,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拒绝“政治正确”的无端绑架,兑现承诺,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探索出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世界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凤凰卫视记者:美国一些智库和官员炒作中美可能于2027年或2025年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还有媒体爆料称,美方已制定“摧毁台湾”计划。您怎么看当前台海局势?您认为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的风险有多大?

    秦刚:我知道今天肯定要问到台湾问题,特别带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最近美国高官声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并保持高度警惕。

    对于两岸来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作为骨肉同胞,我们将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对此规定得很明确。如果出现了违反该法的情况,我们必须依宪依法行事。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台湾问题之所以产生,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之所以同美国谈台湾问题,是要求美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人民有权问:为什么美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大谈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却在中国的台湾问题上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什么一边要求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一边却长期违反“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售武?为什么一边口口声声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一边却暗地里制定了所谓“摧毁台湾”的计划?

    “台独”分裂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台海和平稳定的真实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定海神针是一个中国原则,真正护栏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地动山摇。如果美方真的希望台海风平浪静,就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明确反对和制止“台独”。

    《环球时报》记者: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多,近来一些美西方舆论要求中方不向俄提供“致命性”援助,渲染“中国特殊责任论”。您对此怎么看?

    秦刚:乌克兰危机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教训惨痛,值得各方深刻反思。

    乌克兰危机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原因,本质是欧洲安全治理矛盾的大爆发。我们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在和平与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又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凭什么向中国甩锅推责,甚至制裁、威胁?我们绝不接受!

    前几天,我们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条主张,核心就是劝和促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劝和促谈的努力一再遭到破坏,似乎有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冲突延宕升级,试图以乌克兰危机来服务某种地缘政治图谋。

    当前,乌克兰危机到了紧要关头,要么停火止战,恢复和平,走上政治解决的轨道,要么火上浇油,扩大危机,拖入失控的深渊。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从而找到实现欧洲长治久安之策。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近年来,美国、欧盟也出台了一些全球基建计划。您认为这些倡议和计划之间有竞争关系吗?对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可能导致“债务陷阱”,您怎么看?

    秦刚:“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优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因为优质实用,所以广受欢迎,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倡议已经提出十年了,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化作了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十年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十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5000列,是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是运送防疫物资的“健康快车”。今年,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一带一路”是务实开放的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合作中我们有商有量,在交往时我们有情有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倡议,只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我们都欢迎;只要不夹带地缘政治的私货,我们都乐见其成。

    所谓“债务陷阱”,这个“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急速加息,各国资金纷纷外流,使有关国家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中国一直致力为相关国家纾困解难,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中贡献最大。中方将继续以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债务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也呼吁其他各方共同行动、公平分担。大家坐下来商量,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目前,日中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领域立场仍存在明显分歧。中国新一届政府打算构建怎样的日中关系?

    秦刚:中日一衣带水,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言而有信。45年前,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这个条约,连同中日间其他三个政治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说了就要做到。

    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方也不应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中方始终以善意对待日本,希望睦邻友好。但如果日方有些人不是以邻为伴,而是以邻为壑,甚至参与遏制中国的“新冷战”,那么两国之间就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痛。

    第三,要维护秩序。现在一些日方领导人也在大谈所谓的秩序,那我们就要掰扯掰扯,这个秩序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国际秩序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之上,是3500万中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明确规定反对霸权主义,条约精神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要互利共赢。中日优势互补、互有需要。我们应坚持市场原则和自由开放精神,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和活力。

    最后,我要说一件事情。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而是关系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事。我们敦促日方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好这一问题。

    新华社记者:美国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印太战略”。不少地区国家因此受到很大压力。有评论称,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地区国家“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难以持续。您对此怎么看?

    秦刚:美国的“印太战略”标榜自由开放,实际上拉帮结伙,搞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挑起对抗,策划“亚太版北约”;宣扬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要“脱钩断链”,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

    美国公开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这恰恰暴露了“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真实目的,其最终结果只会冲击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注定走不远、行不通。

    我注意到最近不少地区国家领导人表示,东盟不能成为任何外部势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亚洲应该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而不是地缘博弈的棋盘。任何冷战绝不容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式的危机绝不容在亚洲复制。

    至于说安全上、经济上要靠谁?我的看法是,还是要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共谋安全,共促发展,共筑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前景,我认为大可不必。近期,一些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自己的预期也是在5%左右,这将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过去一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引资规模居全球前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举行,今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将举办,据我了解,前来参会的各国企业家争先恐后。最近,我和多位地区国家的外长交流,大家期待最大的就是发展,谈论最多的就是合作。我相信,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给各国特别是地区国家提供新的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去年底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中方接待伊朗总统访华。显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重视在上升。未来中国中东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秦刚: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好朋友、好伙伴。

    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中阿峰会上,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上个月,伊朗总统莱希成功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深化发展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国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中国将继续主持公道,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我们愿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有人认为,您被任命为外长是中国抛弃“战狼外交”、采取一种更加柔和的外交方式的体现。中国真的“偏离”了以往被视为强硬的标签吗?

    秦刚: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我刚到美国任大使时,美国的媒体惊呼,“中国战狼”来了。现在我回来当外长,又不给我这个称号了,我还真若有所失。其实,所谓“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要么无视事实,别有用心。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法新社记者:鉴于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系紧张,中方是否计划加强与欧盟的政治和商贸关系?

    秦刚: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中欧开展交往完全是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作出的选择。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我们希望欧洲经历了乌克兰战火的磨难,痛定思痛,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长治久安。

    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很多青年人关注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问题。您认为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青年人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秦刚:首先感谢《中国日报》开设了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拉近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与中国外交的距离,也感谢广大青年朋友对外交工作的关注支持。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对中国青年有这样的情怀和眼界感到欣慰。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青年要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青年要自信,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赋予我们自信的底气。希望青年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平视这个世界,与世界平等地对话,拿出中国青年的视角,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青年要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青年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如果说西方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序曲,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才是人类现代化的交响,中国青年奋斗逐梦则是这部交响曲中最跳动、最美妙的音符。

    青年要开放,要胸怀天下,走出去博采众长,交流互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话语解说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

    欢迎更多青年朋友投身中国外交,在风云际会的时代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秦刚最后表示,明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在这里向参加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记者和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顺意!

    记者会历时1小时50分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