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右一)在兴宁叶南渔村蔬(漉)菜育苗试验基地观察种植情况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叶 青
无论是邓岳文,还是陈伟,这些企业科技特派员均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深入生产一线,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形成合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每到周五下班,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广州工商学院高级工程师陈伟就急匆匆从广州赶往约350公里外的梅州兴宁市,周日晚上又回到广州。这样忙碌奔波的日子,陈伟已坚持了近两年。兔年元宵节,陈伟也是在兴宁过的,当天他走访了当地几家企业。“我利用周末时间来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陈伟笑呵呵地说。
2020年9月,通过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平台——华转网,陈伟对接上兴宁市叶南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叶南渔村公司),开始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和技术服务的形式对接帮扶广东粤北山区乡村振兴。
为乡村企业解决种植难题
提起陈伟,叶南渔村公司的员工都竖起大拇指。
“他不怕脏不怕累,带领大学生和技术员垦荒种地,设计研发技术工艺设备,深入到企业车间和田间地头,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的疑难问题。”叶南渔村公司负责人余彦雄点赞道。
该公司位于广东省粤北山区梅州兴宁市,是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中,我们遇到很多技术瓶颈,特别苦恼。”2020年8月,得知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启动后,余彦雄立即通过华转网发布了“蔬(漉)菜标准化示范种植与关键加工技术”需求,并成功与陈伟对接上。
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陈伟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提出实施“田园—车间—餐桌”流程的蔬(漉)菜标准化与产业化,从漉菜种子培优、标准化田间种植技术到漉菜农产品车间加工关键技术等生产全流程入手,进行流程优化,建立一套标准化种植与加工的关键技术机制与产业化管理体系。
最终,陈伟完成了蔬(漉)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产品系列开发和加工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与试制,初步实现了蔬(漉)菜标准化种植、产品与关键加工技术的创新,提升了叶南渔村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给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余彦雄说,“我们现在还就漉菜加工生产过程管理与产业化等内容,与陈伟开展进一步合作,希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为振兴漉菜特色产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自2020年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以来,广东支持企业将技术需求公开发榜,凡是能有效响应并能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科研工作者,不论职称高低、资历深浅均可揭榜响应。企业则可以从多种解决方案中筛选出最符合企业需要的方案和最合适的科技特派员。
如今,以陈伟为代表的4000余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为广东3000多家企业的技术难题提供了1000余项解决方案。
打造省科技特派员+农技“轻骑兵”模式
粤北地区区位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如何才能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呢?陈伟边做边思考。
“一开始,我侧重从技术链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所需问题,但逐渐发现技术创新最终仍需靠人才。一旦项目结束,我离开之后,谁来承接企业技术呢?”恰好叶南渔村公司也向陈伟提起,希望他能协助多招收一些创新人才,“技术链和人才链必须链接起来”。
在陈伟的牵线搭桥下,2020年10月,广州工商学院与叶南渔村公司达成共建“广州工商学院—叶南渔村创新创业实践班”(以下简称实践班)的合作。实践班首批35名学员进行了30课时的校企创新创业实践学习。同时双方还组织了企业创新项目实训课,30名学员进行了8个课时的温泉漉菜创新项目实践实训学习。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与计划,共同出师资,共同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性考核。”陈伟说,合作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最终有7名学生选择留在企业就业创业。
同时,校企双方以科技特派员项目为契机,成立了2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和1个实训基地,为企业储备技术与管理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2022年8月,陈伟以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成果资源为基础,积极宣传和组建师生农技“轻骑兵”团队,探索将专业实践课程与企业产业实训操作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校企协同、产学研创用融合,目前已形成了教师、大学本科生乡村美两支“轻骑兵”团队,以“专精快准”科技帮扶乡村企业发展。
“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对高校、个人来说,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搭建起了科研人员发挥能量、企业引进技术的平台,实现了多方共赢。”让陈伟感受最深的是,在此过程中,他来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实在在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陈伟并非个例。仅2022年,广东省科技厅通过华转网共计拨付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2805.3万元。通过项目形式引导广东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柔性引进科技人才,精准解决技术难题。
多方联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海水珍珠产业是广东湛江雷州市的特色产业,也是雷州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针对海水珍珠产业存在优质苗种短缺问题,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在华转网上发布了技术需求。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邓岳文进驻公司后,在育苗基地开展了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苗种规模化繁育工作,并开设了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员工植核育珠的技术水平,为企业培养了20名技术人才。
随着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优质大规格苗种的繁育与推广,一年后,农户获得商品贝超过1500万只,初步估算效益约500万元。该公司优质苗种的推广养殖,也为其所在的流沙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让百余名农户获得了分红,增加了收益,实现了珍珠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
无论是邓岳文,还是陈伟,这些企业科技特派员均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深入生产一线,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形成合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令陈伟感到开心的是,在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广州工商学院与叶南渔村公司开展“专产融合”,推动学校专业人才培育、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专业学科建设等与企业产品产业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有机融合,促进其协同发展。师生也组成了农技“轻骑兵”团队。更深入的合作模式为兴宁温泉漉菜产业化及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科技特派员+农技‘轻骑兵’模式目前已辐射带动七八家企业,初步取得较好的效果。”陈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出谋划策,助力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