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星
“‘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指出,要始终紧盯关键环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持续开展疫情监测,动态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和病毒变异等情况。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疫情形势如何?消费市场表现如何?旅游交通情况如何?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做了介绍。
疫情平稳,未发现新变异株输入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新冠疫情形势如何?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情况如何?
“春节期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保持正常运行,提供发热诊室门诊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介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情况始终坚持日监测、日调度、日报告制度。数据显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和普通门急诊的诊疗人次总体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目前正在平稳回落。1月27日,基层机构的普通门急诊的诊疗量是203.6万人次,与节前相比减少近三成,约为2022年12月29日普通门急诊峰值的4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整体平稳,能够满足群众发热诊疗和其他疾病的就诊需求。
“监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主要以BA.5.2、BF.7为主要流行株,目前没有监测到其他优势病毒株。”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春节期间中疾控收到全国各省上报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1421条,经过分析发现仍以BA.5.2、BF.7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据商务部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消费市场实现了“开门红”。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介绍,各地结合春节消费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多地发放春节消费券、举办年货大集。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62.2%。商务部还组织开展了全国网上年货节,发挥积极带动作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
各地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冰雪、文娱、健身、游览等休闲消费快速升温,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深受欢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推出了国潮与科技融合的新春灯会,营造3D沉浸式消费场景。跨区域出行带动住宿消费加快恢复,部分电商平台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倍。
小客车流量达到历年春运最高峰
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8.9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9%,比2022年同期增长56%。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累计7.44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4.6%,比2022年同期增长21.5%。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提到,仅1月27日正月初六当日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6029.1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2%,比2022年同期增长29.7%,小客车流量达到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韩敬华表示,春节假期期间全国交通“大动脉”和物流“微循环”总体畅通,医疗物资、能源粮食、民生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安全顺畅有序。交通运输部与工信部、卫生健康委紧密对接,及时掌握全国重点医疗物资运输需求分布和流向,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重点物流企业与重点医疗物资保供企业主动对接,加强统筹调度,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顺畅有序。同时,强化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区域人力、运力调配,及时补充运力缺口,畅通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春运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好春运后半程运输组织、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保通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