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银川市科协:带动老年人告别“无G”生活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 讯 员 徐泽静

    

    5G来临,很多老年人仍生活在“无G”时代。隔离在网络之外,他们被巨大的焦虑笼罩,缺乏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如何助力银发一族享受“互联网+”红利,实现老有所安?宁夏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银川市科协)以“银龄科普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

    12月8日,最新数据显示,银川市自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30场(次),参与者5000余人次,现场发放画册2000余册,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

    划重点:信息素养健康素养双提升

    “叔叔,您先打开‘我的宁夏’App,然后点击这个图标,就能在手机上预约挂号了。”在兴庆区宝丰健康城文化活动中心,银川市科协和酷客科技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智慧康养 银龄科普”活动,带领老年朋友主动融入智能生活圈。

    志愿者通过现场讲解与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微信基础功能及“我的宁夏”App基本操作进行讲解。72岁的李军学会线上挂号后,笑得合不拢嘴:“原来是这样的呀,谢谢志愿者,以后我不用麻烦孩子了。以前因为不会这些,我都尽量少出门。”

    与李军拥有同样困惑的老年人,非常普遍。根据《银川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2020年,银川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为36.58万,比重已达12.79%。随着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加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到2025年,老年人口比重将上升到14.24%左右,预计净增加10万以上。

    只有老有所学,才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银川市科协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联合相关单位深入实施“银龄科普计划”。

    “我们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手机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银川市科协副主席段韶俊说。

    多途径:社会家庭线上线下相结合

    为了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银川市科协精心编织起一个庞大的学习网。

    他们按照“按需点菜”“精准上菜”模式开发了特色课程,以课促学;依托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动员全市“三长”、老科技工作者、科技教师组建“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科技志愿服务队,保证学习质量。

    与此同时,他们发挥科协组织联系广泛、智力汇聚优势,进一步延伸科普服务触角,构建了社区“两中心”、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教学,医院、移动公司营业厅老年人科普服务岗,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节假日授课的老年人科普服务智慧网络。

    “我们还在全市22个社区(乡村)服务站建立志愿服务微信群,线上答疑;举办各类大讲堂,投放各类宣传品,切实提高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水平。”段韶俊说。

    最小单元也能激发最大效能。在“家庭小手拉大手”活动中,银川市科协以家庭为单位邀请青少年与老年人共同学习,助力老年人提升信息获取、识别和应用能力。优秀学员还被授予老年人智能手机科普志愿者胸牌,鼓励大家互帮互助。

    下一步,银川市科协将积极组织科技志愿者下沉街道社区,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指导教学。

    “目前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比如有效整合师资、场地、设备、经费等资源,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合力推进科普专项行动。”段韶俊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