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李 哲 钮 钦

    【专家解读】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为全党全国人民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指明了战略方向。

    现代化的概念发轫于工业革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技术经济周期同步,呈现周期性、叠加性特征。在两次科学革命和五次技术革命的引领带动下,全球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多轮“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变革”的叠加。每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形成新的经济部门并被经济社会活动充分消化吸收后,这一轮现代化基本完成。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现代化过程就是科技发展并扩散应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一系列创新突破,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其中之一。习近平强调:“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体现了现代化理论新的重大突破,凸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主张。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重要任务、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更加绚丽的华章。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全面、系统、多样的高质量科技供给。从发展规律看,科学和前沿技术重大突破主要依靠少数顶尖科研人员,常规的技术创新则往往需要大量技术人员、企业家的协作,在竞争中实现迭代发展。我国十四亿人口支撑了世界上多样性程度最高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及各类社会需求结构。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不仅需要尖端技术,也需要其他各种各样的科技供给。我国既要解决“卡脖子”技术,也要扩大比例、拓展渠道、创新机制,使更多的普通人能够感知科技进步且从中受益,例如制造业的适用技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技术等。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给人类赋能的过程,赋能的不平衡必然造成“马太效应”,急剧扩大个人、群体、国家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未来的公共科技治理,要重新思考和定位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面向共同富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围绕三个层次的分配进行支撑引领:针对初次分配,提高科技要素的公平性、可及性,规避技术垄断、平台垄断等现象;针对二次分配,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围绕创新发展水平完善转移支付调节机制,探索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科技创新职能定位;针对三次分配,鼓励面向基础研究、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基金会,完善社会筹资机制,拓展社会科技投入的渠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兼顾科技发展和科学精神塑造。科技创新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仅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摸索新业态,支撑引领物质文明的大发展,也要推进科技创新文化自信自强,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处理好科研人员自身业务发展和单位使命、国家需求的关系,持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精神文明贡献新的时代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将资源能源约束作为技术路径选择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是调整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和经济体在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阶段往往都难以对自然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关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调整。当前,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转型的阶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对于前期其他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我国主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功能,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系统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在全球创新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暴力掠夺殖民地道路不同,我国现代化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强调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我国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担负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发挥大科学设施、大科学计划在国际合作中的突破带动作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型开放,在技术移民、国际岗位聘用、职业发展国际衔接等方面大胆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李哲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所所长兼智库建设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钮钦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