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储秀宫绥福殿内的皇家电话局 周乾摄 上图故宫藏磁石式电话机 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库供图 |
◎周 乾
【博览荟】
紫禁城是明清帝王执政及生活的场所。清政府被推翻后,末代皇帝溥仪仍然在内廷区域居住,并且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电话(音译德律风,telephone)为晚清时期重要舶来品,因通讯方式便捷而很快被时人接受。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京始设电话以来,京城安装电话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北京电话簿》号码统计,至宣统三年(1911年),京城有记载的号码达3000余个。其间,部分皇家区域亦开通了电话。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在颐和园水木自亲殿、西苑薰风门东配殿各安装电话一部。这条专线,是慈禧太后了解光绪皇帝动向的“皇家专线”。相比而言,电话进入紫禁城的过程比较坎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有在紫禁城内安设电话的提议。当年11月14日《申报》第四版,载“内廷拟设德律风”:时值国事繁多,大臣如有条奏或交涉事件,如果不进行严格审核,恐怕误事;如果在宫中安设德律风接通奏事处,那么皇帝退朝后,遇有重要应奏事宜及各省紧急要电时,可随时到奏事处;这样一来,有利于避免耽误时间。然而,这项提议很快被否定了。当月25日的《申报》第四版,载“内廷罢设德律风之原因”:慈禧让庆亲王奕劻提想法。奕劻禀奏:深宫距奏事处相离咫尺,即使有紧要事件,随时传知奏事处,不会受到耽误;而安设德律风无所取益,反有诸多不便。于是,慈禧否决了在宫中安设德律风的提议。
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主政的隆裕太后打破“紫禁城内不许安装电话”的禁令,在后宫区域的储秀宫、建福宫、长春宫设立了6部专线电话机,安装了一台10门小型电话用交换机。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皇家电话局。
故宫博物院保存有磁石电话机,是一种挂在墙上的电话机。在话机的铭牌上,刻有“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十月”的生产日期,且生产商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话机下部的方盒子为电池盒。该墙式电话机话筒和听筒是分开的,使用时,要手拿听筒,把嘴凑到墙上的话筒前说话。专家分析认为,这部磁石式电话机很可能是当年6部内线电话之一。
磁石电话机的使用方法为:主叫用户摘机,摇动磁石发电机手柄产生电流,交换机上对应的吊牌落下;话务员接通主叫用户,并根据主叫用户口述的被叫用户电话号码,摇电机振铃呼出被叫用户;随后,话务员用塞绳接通双方用户,使之通话;通话结束后,任何一方摇动磁石发电机,吊牌复位,表明挂机,话务员即可拔出塞绳。用户在通话过程中,所需的直流电由电话机的电池供电。由于磁石交换机的管理号数有限,因而在宣统三年(1911年),北京内外城的电话均改用共电式电话交换机。共电式电话交换机取消了手摇发电机和吊牌复位操作,且采用了复式塞孔,扩大了电话局容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的溥仪,自3岁进宫,到18岁出宫,其间几乎没有出过紫禁城。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仍能在内廷区域生活,并享受皇帝待遇。溥仪在15岁那年,听洋师傅庄士敦介绍了电话的作用,便起了好奇心,想在养心殿安装一个。内务府大臣和溥仪的师傅们都来劝阻,认为这是“安上电话了,什么人都可以跟皇上说话了,祖宗也没有这样干过……这些西洋奇技淫巧,祖宗是不用的”。溥仪则认为,宫里的自鸣钟、洋琴、电灯,这些西洋玩意,祖制里没有过,祖宗也用过了,因此安装电话也无妨。其实,内务府最怕的并不是冒犯“天颜”,而是担心溥仪通过电话和外界有了更多接触。
溥仪先后说服了师傅、内务府大臣、生父载沣等人。不久以后,北京电话局在养心殿安装上了电话,并送来一个电话本。溥仪翻着电话本,想利用电话来玩一玩。他先后拨通京剧演员杨小楼、杂技演员徐维亭、东兴楼饭庄、胡适博士等处电话,但印象最深的是给胡适的电话。溥仪想听听这位学者用什么调儿说话,便拨通了他的号码。在通话过程中,溥仪先请胡适猜谁打的电话,然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邀请胡适来宫里做客。关于此事,胡适在1922年5月17日中的日记里也有记载:“今天清室宣统帝打电话来,邀我明天去谈谈。我因为明天不得开,改约阴历五月初二去看他”。
综上可知,从清末到民国,紫禁城里安装皇家电话的过程,是近代社会里,东西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冲突、磨合过程的缩影,亦为我国通信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