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王明清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三个乡镇建设3个花生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00亩。受访者供图 |
◎王明清
“秋分至,秋意浓,又是一年丰收季。”金秋九月,丰收季节,每天清晨,我都习惯于咂摸着这句话,行走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农村的田间地头。天公作美,再加上“好种子+管理好”,今年这个“花生大县”又迎来了大丰收。
行走间,我看到农人们收获着、分拣着、转运着,欢声笑语洋溢在田间。作为科技特派员,我深感欣慰。为了这一幕繁忙场景,我贡献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身心。
两年前,我从青岛北站出发,高铁穿过高楼大厦,穿过胶州湾,一段时间之后便进入了郁郁葱葱的田野间,我看到一片片花生、玉米等作物茂盛地生长着,心里却忐忑起来: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花生所)的科研人员,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或者花生地里做各种试验、各种分析,去生产一线,我能干什么?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克服?
一次尴尬的提问,倒逼着我从“专才”走向“全才”
让我终生难忘的场景来自农民兄弟的提问。这一问,也深刻地改变了我。在费县的一块花生地里,有农民兄弟指着一片花生,满脸期待地望着我发问:“王博士,花生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啊?”在农民兄弟看来,你是来自花生所的专家,是“花生博士”,这些问题我应该都知道。但我虽为“花生博士”,方向却是花生食品加工,对于花生种植问题一知半解。
此时,农民的信任,科特派的责任,却让我无法回避。叶片发黄,多数原因是雨涝导致,但地块旁边的花生叶子是正常的,并且该地块地势较高,不应该遭受雨涝。
当时的我,有些尴尬。我是真不知道啊。一个研究花生加工的科研人如何回答花生栽培或花生病害问题?这严重超出了我的研究范围。但我不能拒绝,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对处在困境中的农民兄弟来说,我就是他们的“救星”。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生产一线不同于实验室,在实验室我就研究花生一个方面的内容,但是接触生产实践,花生产业涉及花生品种、栽培技术、病害防控、虫害防控、加工技术等各个方面,涉及整个花生产业链。
我电话咨询了花生所老专家崔凤高研究员,他说:“花生叶子发黄原因很多,雨涝、缺铁、除草剂药害都会导致叶子发黄,需要具体分析。”
做好科特派,必须成为花生产业链的专家。我可能不是全才,但我背后是山东省农科院,是整个农科战线,需要将他们引进来,解决农民兄弟的具体难题。
沿着这个思路,深耕费县的花生田,我加强了与单位各个研究所专家的互动。
逐渐地,我知道了花生如何做单粒精播,如何做花生测产,如何防控害虫蛴螬,如何防治叶斑病,我更发现种植户对花生品种的需求与花生企业的诉求是完全不同的。
扮演好“四重角色”,才能将花生产业做大做强
面对挑战与主动破解难题过程中,我由浅入深掌握了花生产业的其他知识,现在,农民兄弟花生田的各种“疑难杂症”基本上都难不倒我了。
有一次,单位病害实验室的同事高兴地告诉我:“谢谢王老师从费县采回的花生样品,我们从中分离到一株新的病原菌,对我们研究该类花生病害很有用。”
听到后,我非常高兴,科特派还能促进花生的科研工作。
随着工作深入,在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费县指挥部的帮助下,我逐渐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工作模式,即采用“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种植户+培训”模式。2021年,在费县3个乡镇,我们建设3个花生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00亩。
只有示范到位了,花生产量、质量双丰收了,农民兄弟才能愿意种,并能帮助我们推广新品种、新模式。
今年8月,在深耕费县两年之后,我选择留在这里,继续挂职,继续我的科特派事业。我爱上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需要我,我也以他们为师,从这片深厚的土地里汲取营养,提高为乡村振兴服务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示范县,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两年下来,我感悟良多。
首先,我觉得特派员首先是“调研员”,应该多去费县12个乡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得推广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更有针对性。同时,特派员应该是“协调员”,协调花生所、当地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合作社、种植户,多方合力助民丰收。
特派员应该是“宣传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此外,特派员应该是“红娘”,汇集费县花生加工、花生种植、农技人员等,将整个产业链串起来。
(作者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博士,由本报记者王延斌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