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
有的放矢,用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系列评论之七
◎孙 瑜
图为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一家现代智慧农业园区的工人在采摘黄瓜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科技为民”是科技创新的前进动力和根本任务。

    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让科技创新更加全面、更高质量地支撑民生改善的任务,被写进了政策与报告。2011年《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明确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为发展民生科技的四大方向。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多次提及“发展民生科技”。围绕民生科技发展主题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与持续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基础研究还有进步空间。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其他安全,人民的美好生活才有可靠支撑。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中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普惠民生,需要让科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科技成果要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发力,为需所用,用到实处。面对需求,是利用前沿科技还是采用成熟可靠的现有技术去满足,要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断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最终理想。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要坚持“科技为民”,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让亿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