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魏依晨)7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科技厅获悉,“十三五”期间,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长江中下游东部双季稻区生产能力提升与肥料、农药精准施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江西双季稻区绿色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历经4年的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技术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全面完成项目指标任务,并于6月21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规模化效益显著,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推动水稻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项目分别于2017年、2018年启动,总项目经费6262万元,围绕实现江西双季稻区生产能力提升、丰产增效开展技术攻关研究,突破了稻田质量提升、肥料、农药精准施用增效、双季稻保优丰产、再生稻减损增效等核心技术,创新集成了优质稻绿色生产、节氮增效、再生稻机械化生产、周年资源高效利用、地力提升及产后减损等一批适宜区域气候特点及生产需求的高效技术模式。项目实施期间,在全省10个地市、18个核心县区累计示范辐射5430.0万亩、双季亩均增产4.6%,累计增收稻谷210.2万吨,增收50.2亿元,增效25.1亿元,肥料、农药利用率提高17.8%,光热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16.4%、13.7%,气象与病虫害损失降低2.5%,产后存储损失率降低5.9%,机械化作业整体作业效率提升28.2%,节本增效137元/亩。依托项目实施培育带动新型经营主体153个,累计培训农技人员2547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240人次,取得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另外,在成果产出方面,突破关键技术7项,发表论文142篇,授权专利24件;创新集成技术模式6套,形成地方标准10项;形成的“再生稻绿色丰产增效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技术成果经评价,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9名;助推了“鄱阳湖大米”“万年贡米”“秋瑶再生稻米”等稻米品牌建设,带动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