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有约】
“轰——”一声巨响传来,某弹药销毁场腾起滚滚烟幕。数百米外的安全操作区内,官兵操作某型设备完成“一键销毁”任务。远距离、非接触,这种安全又高效的销毁法,正是由陆军研究院某所工程师宋桂飞领衔完成。
2001年,宋桂飞怀揣从军报国梦想,考入原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专业学习。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毕业,3000多个日日夜夜,宋桂飞不仅夯实了弹药保障领域的专业根基,也树牢了从事科研攻关的强军之志。
人们常说,弹药销毁一线的官兵都是“刀尖上的舞者”,时刻与挑战为伍,经常与危险相伴。十几年来,宋桂飞潜心研究报废弹药销毁,不断科研创新攻关,先后主持参与30余项报废弹药销毁决策支持论证和研究任务,主持起草法规标准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成为报废弹药销毁战线的急先锋。
一次,担负报废弹药销毁技术规程修订任务时,宋桂飞听到官兵反映:“按照现行标准规定销毁某类发射药,量小、频次高,不仅影响销毁进度,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这个标准已沿用多年,相对成熟。如果重新修订,意味着要承担重大安全责任。
“不为部队服务,不为官兵安全着想,我们搞研究还有什么价值!”宋桂飞说干就干,翻阅10多万字科研资料查找理论标准和实践依据,30余次奔赴销毁工厂和部队一线调研试验、反复改进,最终将一次最大销毁量扩大10倍。该成果在某基地推广试用后,弹药销毁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升。
惊雷有声,使命无言。近年来,随着部队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退役弹种逐年增多,结构性能更加复杂,销毁作业安全风险更高。几年前,上级将批量报废某型弹药的试销毁任务交给宋桂飞和他所在的团队。
部队需求就是科研攻关方向。宋桂飞带领课题组连续攻关,拿出销毁技术方案。就在大家要松一口气,转入试拆环节时,意外发生了——
“弹体破裂!”一枚试验弹突发状况,课题组成员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拆还是不拆?方案是否可行?整个试验现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我们不试险,一线官兵就要用生命冒险。”宋桂飞冷静复盘。现场还原试拆过程、审视分析技术流程后,他果断下结论:“按照销毁方案实施,拆!”
这枚试验弹被安全拆解的那一刻,宋桂飞全身被汗湿透。
此后,宋桂飞又带领课题组陆续对多种弹药进行销毁工艺论证,制定某型通用弹药销毁技术标准,并研发出多类自动化销毁设备。
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持续深入,未爆弹数量也在增加,给部队演训和官兵生命带来安全隐患。宋桂飞带领课题组及时调整科研方向,重点攻关未爆弹和危险品弹药就地销毁技术,研制相关设备。
“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每组科研数据的获取,都是对官兵生命安全负责,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负责。”宋桂飞说。在他看来,弹药销毁场上一声声“惊雷”,就是对自己和弹药保障科研团队最大的褒奖。(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