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确保企业生产有序,工作稳步推进。图为山东枣庄一家企业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李宗宪摄) |
山东省政府一手筑牢抗疫“科技防线”,一手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用精准新政化解危机;该省16个地市的企业在吸收政策红利的同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寻找突破之策,走出了一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经过长时间严格执行“动态清零”政策之后,山东疫情终于迎来了让人振奋的“三无时刻”。根据山东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5月9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报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新一轮疫情冲击着经济,让企业感受到了“倒春寒”的凉意,但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台的新政化作汩汩暖流,对冲着阵阵寒意。
在经济大省山东,政府一手筑牢抗疫“科技防线”,一手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用精准新政化解危机;而该省16个地市的企业在吸收政策红利的同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寻找突破之策,走出了一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上下齐心,筑牢一道坚固的抗疫科技防线
要想尽快打赢疫情阻击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社会层面筑牢一道坚固的抗疫“科技防线”是当务之急,而一款精准而快速的抗原检测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时刻,最新科技成果需要站出来,担当大任。
近日,潍坊康华生物医疗科技公司获批生产山东首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主要用于感染疑似人群鼻拭子、口咽拭子样本的抗原检测。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爱婷说:“它完全称得上是‘超高灵敏度’抗原检测产品,可以对疑似人群进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提供强力保障。”
一款新的抗原检测试剂盒研发过程,要经过抗原研究、性能测试等几十个关键步骤。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科研模式”,产学研合作便成了最佳方式。对此,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表示:“我们拥有较为雄厚的研究基础,与山东师范大学、康华生物成立了产学研合作转化平台,集三方优势的技术团队,迅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组成,快速掌握核心技术,最快推出产品。”
在政府协调下,高校、医院、企业奔着同一目标,各展所长,事半功倍。而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已经连续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山东医学检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储备了抗原抗体、核酸检测装备、试剂盒创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集聚重要的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山东省已有2个抗体检测试剂、1个抗原检测试剂在国内外获批上市,4个抗原检测设备出口国外。就在最近,山东将获得首个PCR核酸检测设备上市批件。
很多人注意到,山东省科技厅刚刚出台了《关于强化新冠疫情防控科技支撑的通知》,试图以新政之力推动建立抗疫“科技防线”。该通知指出要“设立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科技抗疫项目和基础设施优先纳入科技计划立项支持”……
山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李连文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侧重基础研究的公共卫生和感染性疾病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抗病毒研究的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侧重医学检验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些平台都是按照梯次布局,共同作为科技支撑,做好了前期源头性、技术性、原创性的智力支持。”
新措施频出,既精准又实用成为亮点
一手筑牢抗疫“科技防线”,另一手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两手论”。疫情考验着企业发展的成色,面对压力,企业发内功,政策使巧劲,两者合力推动,为企业化解难题。
尽管身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但东营国安化工有限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该公司化工项目部部长王春妹坦言:“我们原材料主要为废矿物油,成品则主要为再生润滑油基础油,原材料来源和产品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受疫情影响,很多地区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正常生产经营陷入困难。”
在政府推动物流保通保畅、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措施下,该公司调整了产品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采购渠道,根据无疫情地区客户需求采取“订单式”按需生产。此外,该公司还享受到了财政部门、金融部门的相关政策红利。
最近,德州晶创新材料公司的资金账户收到了税务部门为其退回的763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这让该企业负责人非常高兴。山东税务部门根据留抵退税户数多、小额退税占比高的实际情况,从优化退税流程和优化升级电子税务功能方面出发,帮助企业实现了留抵退税的直达快享。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未来。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深谙此道,这使得当前的决策更加精准,实现了“对症下药”的效果。
山东航技风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核电项目供应商。最近,正当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时,关键部件叶轴、轮毂出现断供风险。这让该企业副总经理韩文跃很无奈:“我们需要的叶轴、轮毂是在沧州一家企业热处理,省内没有替代企业。此前,因为沧州也在受疫情影响,难以出货。”
山东省工信厅了解到该企业的情况后,立即与河北省相关方面发函对接,协调德州、沧州、邢台、衡水四个城市相关部门进行远程协商。于是,交通部门优先办理通行证,公安部门见证放行,最终,两地的绿色通道开通了。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已从省级层面解决了100多个企业配套供应难题,确保生产供应渠道畅通有效。
山东在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方面已推出11条政策,通过加大政策供给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山东在出台政策时不局限于一点,而是综合考虑给予立体化、全链条的保障,畅通内外循环。
疫情“倒春寒”,成就一批好企业
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打乱了企业的发展节奏,但也成为优秀企业的试金石。那些在疫情中逆势上扬的企业,找到了生存之道。
在山东百特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特电器)的厂房里,两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日夜赶工。这头,大部件壳体刚刚下线,就排队“搭乘”自动化运输带,输往电路板接线工位,进入下道工序……经过36道工序,130余个零部件被组装在一起;在加贴追溯码、性能测试后,一台新型智能破壁机面世了。
回想起年产370万台的小家电项目在疫情影响下的3年历程,该公司负责人赵小明感慨万千。
2020年初,深耕小家电领域的百特电器遭遇发展瓶颈——产能跟不上销量。在政府支持下,企业盘活了一块闲置多年的土地,年产370万台小家电项目应运而生。
“要是原料供应商都在咱附近,该多好啊!”沿着这一思路,赵小明决定借壳“生蛋”,盘活紧邻的老厂区,改造成产业链聚集区。没想到,这一“链式”想法得到积极响应。眼下,该老厂区吸引了注塑、包装、印刷、电机、物流等上下游6家企业聚集,小家电产业链日渐形成。
如今,以百特电器为核心的“一公里产业生态圈”初具规模。即使在疫情影响下,附近的供货商也能满足企业的基本生产需求。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化、本地化成新趋势。正因为此,山东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重点项目引领、育种扶苗、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协同等重点工程,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锻造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撒手锏”。
百特电器成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而疫情带给众多企业的启发,将促使越来越多类似案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