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师生们针对南京市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开展了车联网产业专利导航和预警分析研究,撰写了车联网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建立了专利导航分析专题数据库及数据库检索工具。
高校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培养一流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自2005年起,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便开展了理工文复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缺口待补
2014年,朱宝庆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时隔8年之后,已经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的朱宝庆又一次坐在了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课堂上,“如今知识产权越来越规范,如果不继续学习深造,我担心自己跟上不客户的服务需求。”他说。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市场对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与日俱增。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廖文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现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1亿人,按照国际惯例,大约需要400万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但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仅有69万人,人才培养成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瓶颈。
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高校肩上。目前我国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仅100所,年毕业生不足2万。仅有少数高校开展了知识产权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
去年9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出炉,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二级知识产权学院建设、开发知识产权精品课程等被写入文件,为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铺平了道路。
探索理工文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学物理,硕士研究固体力学,目前读博主攻知识产权管理……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博士生郭青所学的学科跨度之大让人惊讶。
“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技术、法律和管理等学科知识,需要专业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郭青说,她硕士毕业后从事了7年的专利审查工作,如今已辞职专心读博。
廖文和认为,从市场需求来看,理工科知识背景成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基本门槛和最佳第一学历,同时具备理工背景、精通法律、知晓经管、外语基础较好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是最受市场欢迎的。
2005年起,南京理工大学开展理工+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经管法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学历教育,实现新工科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并在全国率先创设本硕贯通的“3+1+2”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本科阶段以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为基础,全过程嵌入知识产权和经管法知识学习;硕士阶段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主要培养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研究和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累计培养了5000余名复合型知识产权精英人才,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5万余人次;约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进入知识产权一线服务领域,10%成为法官、检察官等行政管理人员,就业单位满意度达到90%以上。
精品课程与实践平台共同发力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戚湧介绍说,知识产权贯穿创新链的全过程,为此学院构建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流程的复合递进式课程体系,推出《发明创造学》《专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融合课程。
“《发明创造学》是典型的理论加实际课程,主要是通过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帮助科研人员和大学生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郭青告诉记者。
在知识产权学院还有16个校内实践教育平台,10个校内科研训练平台,31家校外实践基地,覆盖了从创造、运用、保护到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实验课程。学生进入这些平台,不仅可以进行专利检索、文书撰写、知识产权代理等基础实务能力的训练,还可以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专利导航预警等高端实务能力培养。
“我最近正在研究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面临许多贸易限制和技术壁垒,如何识别、评估以及应对专利风险至关重要。”郭青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