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0日 星期三
队伍扩编、“业务”领域拓展 河南科特派要当乡村振兴科技领路人
◎本报记者 乔 地 通 讯 员 张 瑞
在河南南阳,科技服务团专家指导农民用无人机给小麦喷洒农药。杜鑫 本报记者 乔地摄

    河南今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总数达135个,科技特派员们围绕各县主导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科技需求,从以服务农业领域为主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从生产环节向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全省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全覆盖。

    雄赳赳,气昂昂,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度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选派名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赫然在列。

    为满足乡村振兴对科技的新需求,在河南本年度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中,像许为钢这样的大专家并不少见,河南科技特派员队伍已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和中原学者参与、相关领域技术带头人为骨干、中青年专家为根基、乡土适用人才组成的强大队伍。同时,河南还将省、市、县三级资助的个人科技特派员及团队纳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队伍统一管理,提高科技特派员站位,增强其荣誉感、责任感,推动更多的科技人才到一线服务。

    河南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河南今年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不仅层次高,而且队伍扩编,全省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总数达135个,其中省派服务团数量从57个增加到61个。科技特派员们围绕各县主导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科技需求,从以服务农业领域为主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从生产环节向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全省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全覆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农田里来了大院士

    “院士啊!那么大的科学家,看上去与咱农民也没啥区别啊!”“没啥区别?你有恁高的个子、恁白的头发、恁结实的身体吗?”田野里,人群中暴发出一阵笑声。

    雨水过后,中原大地冬小麦陆续返青,迎来生长的关键期。刚刚从北京参加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许为钢院士,带领小麦专家团队,辗转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等小麦产区,查看苗情,指导生产,并在郸城县着手建设小麦新品种和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发展。年过花甲的他,高大、魁梧,顶着满头白发在绿油油的麦田里调研、劳作,俨然一道风景。

    4月的兰考,树木刚刚发芽,蜜瓜大棚内已是藤叶碧绿,生机盎然。兰考蜜瓜产业,缘起河南省蜜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常高正研究员带去的一袋蜜瓜种子。就是这袋种子,如今在兰考已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覆盖10余个乡镇的大棚蜜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万余亩,拥有2万多座大棚,年产值6.5亿元。

    类似这样的大院士、大教授,在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中数不胜数。李秀珍是一位美女教授,她随身携带的挎包里,装的不是化妆品,而是果树修剪、嫁接工具。果树修剪季节,看哪个果枝不顺眼,掏出剪子就剪。她服务的10余个市县的果农,常常这样互相开玩笑:“再捣蛋,让李教授的剪子剪你一下就好了。”

    郑作运研究员每年在蚕坡、蚕房一线跋涉不少于260天。蚕区农民见到他,就像见到自家亲戚。他也是走到哪里干到哪里,被蚕农誉为“科技领路人”。

    正是这样一批科技特派员的躬身服务,让起步于2007年的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如今在中原大地催生出了兰考蜜瓜、宁陵酥梨、息县息半夏、卢氏食用菌、郸城薯业、光山油茶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

    瞄准瓶颈精准服务

    位于豫西山区的卢氏县是香菇传统产区,近年来品种退化,标准化程度低,价格急剧下降。对此,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引进示范香菇新品种50多个,创建了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生产模式、香菇周年鲜销模式、国内养菌国外出菇模式,制定了采摘分级新标准,推动了香菇管理技术及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目前,该县食用菌综合产值达到36亿元,出口创汇18.8亿元。

    卢氏县香菇产业的成功与河南省科技厅强化资源统筹,做到“五个一”分不开。河南省科技厅在每一个脱贫县,都组建一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组建一个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实施一个科技项目、建设一个科普传播基地、设立一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进行细致全面的科技服务。

    围绕洛阳特色主导产业需求,河南省组建的伊川谷子、宜阳食用菌、汝阳甘薯、嵩县中药材、栾川核桃、洛宁苹果等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支持洛阳发展“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沟域经济”,让沟壑纵横的万年荒山变成风景独好的金山银山。

    信阳市潢川县整合省市县科技特派员131名,组建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73项,解决了精品花木、稻渔综合种养、糯米粉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河南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技术难题得以及时发现与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河南实行的科技特派员“双团长制”。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由派出单位与受援县领导共同担任。受援县的团长主要负责凝练本地产业发展和科技需求,派出单位的团长牵头集成人才、技术,提供精准服务。

    提智赋能振兴乡村

    过去,科技特派员大多是大学里的教授、科研院所里的专家。现在,一部分农民、企业主在科技特派员的培养下,也成了服务当地的科技特派员,其中7万多人成长为基层技术骨干,成为“永远不走的科技特派员”。

    鲁山县辛集乡葡萄产业党总支书记张平洋,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应本地的葡萄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管理、优质高效栽培实用技术,创立了“华豫仙缘”葡萄品牌,使葡萄亩产值由2000元提高到1.5万元。他被聘任为科技特派员后,时常带着一块小黑板走村串户,看见有需求的果农,小黑板一支就开讲,带动辛集乡28个行政村、3500多户村民发展葡萄种植1.5万余亩。

    在河南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有970多人先是科技特派员,后来又成为企业老板,两种身份一肩挑,从做给农民看,到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他们被称为“创业类科技特派员”。

    马长生起初作为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种蔬菜,有人不服气地说:“说哩怪轻松,有本事你自己干,看看咋样?”得益于河南里鼓励发展创业类科技特派员,马长生创立了河南豫艺种业公司。如今,他手机里有上百个技术服务微信群,求教的人络绎不绝,再也没人说怪话了。

    科技特派员姜银霞与人合伙成立驻马店市旭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技术人员和创业导师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创业服务,为上蔡县9个乡镇提供农业产业发展项目10多个,帮助12个返乡农民工和创业者成立了合作社或公司。

    河南省科技厅负责人坦言,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加强。今年,他们将进一步引导科技特派员到农村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以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提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费用补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配套奖补、“科技贷”等科技政策优惠。优秀科技特派员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并在职称评聘、选拔任用、评优推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科技系统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指标,推动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科技特派员工作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