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8日 星期二
事关普通人的生命、职业和未来!第二场“委员通道”干货满满

委员通道

◎本报记者 张佳星

    10—15年,是普通人与恶性肿瘤赛跑可以取得胜利的“时间窗”!

    在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说,癌症最怕“晚”字。

    “要以能力和实操为导向,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可以通过职教高考遴选优秀学生。

    “84岁的钟南山院士、93岁的艺术家田华老师,说明老年人在很多方面依然有优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说,社会应该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年人是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怎样才能不患癌?考职中就没出息?慢慢变老就成了负担?这些关乎普通人生命、职业、未来的问题,在第二场“委员通道”上一一得到专家型委员的解答。

    我国癌症筛查早诊技术很先进

    过去,进行早筛的人太少了,王贵齐在肿瘤外科工作时遇到的患者多是中晚期。“手术看似成功,但创伤大、生活质量差。”王贵齐说,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早筛、早诊非常必要。

    恶性肿瘤早期的唯一症状是没有典型症状!得不到“预警”是不是就没办法预防?

    并非如此。事实上,普通人有10—15年的时间可以阻止肿瘤转变为中晚期。王贵齐说:“肿瘤不是一天就长出来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缓慢的过程,例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它的发生和发展大都是从正常到癌前病变,再到早期癌,最后才发展到有临床症状的中晚期肿瘤,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15年的时间。”

    通过早筛、早诊,在肿瘤发展的10—15年间阻止它,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

    “我国的筛查早诊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有没有症状,到了50岁都要主动做筛查、做早诊、做胃肠镜。” 王贵齐说,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再通过超级微创技术,可以在保全人体器官和生活质量情况下治疗,甚至达到治愈。

    职教高考可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

    虽说劳动最光荣,但职业教育近年来却受“污名化”困扰,尤其差生上职业中学让职业教育不能被正确看待。

    “大国工匠支撑中国制造、创造中国品牌。”胡卫呼吁,建成制造业强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需要扭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们固有的偏见和认识怎样才能改变?

    在胡卫看来,挺起职业教育的“脊梁”,当务之急是要破除体制障碍。一要横向融通,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的横向贯通;二要纵向畅通,打通“断头路”,以能力和实操为导向,建立大国工匠支撑中国制造制度,也不排除像清华、交大这样的名校技能专业,通过职教高考遴选优秀学生。

    “职教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薪酬待遇等方面应享受和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胡卫说,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值得备受尊崇。

    “人人参与”就是积极的老龄观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67亿,养老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的新思想正在萌发。一位93岁的皮肤科专家仍每天接诊几十位患者,带五六个实习生学习,在公众号上做科普。

    “老年人是能够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黄改荣说,老年人身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资源,在许多方面依然具有优势,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社会也应该积极看待老年人,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

    “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持续发力,医养结合在不断加快,全国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已经延伸到社区、家庭,社会的适老化改造也正在有序推进。”黄改荣说,“人人参与”就是积极的老龄观。

    (科技日报北京3月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