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重在补短板 不鼓励追求过高优良水体比例
◎本报记者 李 禾

    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我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9%。

    1月24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十四五”时期优良水体比例目标定为85%,与2021年的优良水质比例接近,这实际上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希望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工作基础,补齐水生态系统失衡等短板,提高质效上。

    水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严重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完成年度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的良好开局,水生态环境质量也保持持续改善的势头。2021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020年,长江干流水质第一次全线年均值达到Ⅱ类,并连续保持两年。2021年,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质,90%以上的断面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

    水的理化指标是指温度、色度、pH值等水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考核优良水体比例是以水环境理化指标评价为主。张波说,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方面的治理成效相当显著,已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短板,如一些地方生态用水保障明显不足,河流、湖泊断流干涸现象比较普遍,城乡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瓶颈,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等。

    “我国在水生态系统失衡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这个突出短板不补上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很难全面实现。”张波强调,要防止水环境理化指标“单兵突击”的局面在“水”上出现,应重点突破水生态保护修复的难题。

    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试点,打好黄河治理攻坚战

    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的水生态保护机制是“突破保护修复难题”的重要方向。张波说:“十四五”时期,将在长江流域开展水生态试点,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建立以“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障”等三方面指标为支撑的指标体系。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开展评价考核试点等。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的突出特点,要扭转在缺水地区发展大量高耗水行业的做法。”张波说,必须认清流域特点打好黄河治理攻坚战。

    从黄河流域目前情况看,上游因人类活动少,污染并不突出,主要存在水生态方面的问题;中游部分地区污染最重,下游应关注入海口湿地生态保护等问题。

    张波说,在黄河中游,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要补欠账。工业企业进园区,园区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等,“这些基础工作要做好”。沿黄省区相对来说经济并不那么发达,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存在短板。部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粗放,污水、垃圾沿河倾倒甚至直排雨水管道的现象屡见不鲜,旱季“藏污纳垢”、汛期“零存整取”,城市面源污染严重。“通过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引导和推动黄河流域,尤其是中游地区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等短板。”张波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