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汝兵 魏永莲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影响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坚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公民科学素质是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影响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因素。
自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但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不仅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而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60至69岁公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仍然低于5%。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5%,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25%,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确立崇尚创新的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公民参与公共科技事务的主动性,形成勇于创新、善于探究的良好风气,在“大科学观”下实施“大科普战略”,使科学素质建设更好担当起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需发展公民科学
除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等“四科”和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公民科学素质还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作为高度分工的社会,虽然需要公众具有一定程度普遍意义上的科学素质,但具体需要怎样的科学素质则主要取决于其所在的群体。培养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的也不是让大家都去投身科研,而是要让大家形成“像科学家一样看问题”的思维,形成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采取行动,为创新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有效贡献。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出来的能力与日常环境所需的能力几乎或根本没有联系。“公民科学”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公民科学寻找到了科学与日常生活的交集,是从学校为本到社区为本,从知识、探究为本到实践为本,从个体为本到集体为本科学范式的转变。
发展公民科学,加强科学实践,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在公民科学理念下,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的重点即是构建有利于科学素质产生的情景,创造机会让公民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参与科学实践,而非向他们直接传授科学知识。让公民科学素质在人与人的密切互动中、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形成和发展,从而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能持续不断产生的能力。
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公民科学实践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面向青少年等5类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科学对他们而言意义更加重大。抓好了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科学素质就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保证,创新型国家建设就会有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在我国,孩子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孩子的行动对家庭成员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因此,抓好孩子这个家庭“枢纽”的科学素质建设,必将对农民、老年人等其他重点人群乃至全社会的科学素质提升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社区里也蕴含着大量的科学问题,环境、健康、安全、交通等方面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美国等国家的经验表明,社区是实践公民科学的绝佳舞台。把社区作为一个大型的科学实验室、用一种融入生活的方法开展科学教育,既能有效地让参与者认识到科学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让科学更好地服务公众,也能让公众更充分地参与到科学实践和社区治理中。在深度的参与过程中,青少年能彼此充分互动、社区成员也能广泛参与,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科学类集体活动的产物就会自然形成。当然,要确保基于社区的公民科学实践卓有成效,就需进一步强化每一名青少年、每一名社区成员的公民属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活动、公共事务中来;要加强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相关各方的紧密合作,就要充分发挥街、乡科协等各级科协组织作用,加强与“吹哨报到”等基层治理模式的对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确保公民科学实践取得更好成效。
(袁汝兵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副主任,魏永莲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