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
科协“搭桥”,宁夏贺兰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贺兰县已经成功创建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福瑞鲤”扩繁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大宗淡水鱼核心示范点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

    时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游人如织。在贺兰像这样靠科技崛起的产业园区随处可见。

    “近年来,贺兰县科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扣农业农村技术服务需求,利用科技资源,探索实施‘科技人员+协会+园区’的模式,打造‘科普慧农’品牌,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向基层输送科学技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专家与农民‘牵线搭桥’,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使贺兰县走出一条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之路。”贺兰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把最新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授农民

    盛夏时节,小麦即将成熟。贺兰县科协和银川地区农作物种子协会举办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如期举行。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要组织一次这样的现场观摩培训会,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九期了。

    虽然天气炎热,但参加的农民和农技专家热情不减。“我每年都要参加这个现场观摩会。我现在种植的500多亩地,全部都是用的最新的良种和技术,粮食年年都能实现优质高产。”金贵镇金星村种粮大户蔡斌说。

    把最新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直接传授农民,从而实现了农技专家和农民直接对接,这就是科协在这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

    现在贺兰农民种粮再不是过去千百年来盲目种植,而是科学种植。

    地是什么类型的地?土壤结构是什么?缺什么?种什么品种?用什么技术?通过培训,农民对这些心里都一清二楚。不懂的,找贺兰县科协,就能直接和农技专家对接。

    “今年的现场观摩培训会,我就看上了高产、优质、抗病的两个小麦新品种‘宁春50号’‘宁2038’和新型匀播机。”蔡斌说。

    让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是贺兰县粮食年年优质高产的原因。2020年,贺兰县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产量都居全区前列。

    助传统渔业向优质高效现代渔业转型

    渔业是贺兰县重要的支柱和特色产业之一,在全区,乃至西北贺兰都是渔业大县。过去贺兰县的渔业科技含量很低,农民形象地说,挖个坑,放几条鱼就能养鱼。

    贺兰湿地多,如何让传统渔业向优质高效的现代渔业转型?贺兰县科协积极发挥协会带动作用。

    王旭军是第二代养鱼的农民。1998年他子承父业,接手了父亲传给他的300亩鱼塘。大学毕业的他立志要在这一行干出点名堂。

    贺兰县科协指导他成立了渔业协会,又把国字号渔业专家他请了进来,这让他如鱼得水。2017年,他又在科协的帮助下,成立了宁夏唯一一家“现代渔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内最新的渔业科技成果在这直接得到运用。

    “以前本地养殖的鲤鱼品种,几十年没有更新过。在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指导下,我引进了‘福瑞鲤’。这种鲤鱼,鱼苗一年就可长到半斤左右,比传统鲤鱼苗高一倍。因此,这种鱼的生长期缩短了半年,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王旭军说。

    现在王旭军的新明渔业已经成为了这种鱼的西北繁育基地,每年可给养殖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两亿多元。此外,他们还在本地繁育成功了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新品种,并在绿色环保养鱼、节水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现在不讲科学养鱼,不讲良种,不讲好的养殖模式,你就无法生存。”王旭军深有感触地说。

    贺兰县渔业正是有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才实现了绿色、高效。如今,贺兰县已经成功创建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福瑞鲤”扩繁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大宗淡水鱼核心示范点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

    目前,贺兰县渔业精养池塘面积占全区25.2%,占全市61.7%,水产品总产量达5.8万吨,占全区产量36.7%,占全市产量71.2%,较“十三五”初增加2万吨,增长52.6%;渔业总产值达6.5亿元,较“十三五”初增加2.4亿元,增长58.5%。全县大宗淡水产品总量的70%稳定外销西藏、甘肃、内蒙古、陕西、青海等周边省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