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欢歌70载
·西藏启航新时代
◎本报记者 杨 仑
巍峨雄壮的珠穆朗玛峰矗立在世界之巅,奔流滚滚的雅鲁藏布江流过雪域高原;它们见证了又一次“沧海桑田”: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70年来,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改革开放;近年来,全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70年蝶变的背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贯穿始终。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期间,提出要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
70年白驹过隙,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宝贵的精神历久弥新。如今,“老西藏精神”不断被后来者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背女出征 埋骨高原
一所墓园,为何会建在学校之中?7月31日,记者走进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高高的纪念碑下,人们脱帽肃立,他们所致敬的人,是十八军进藏时的政委谭冠三。这里曾是他创办并劳动过的八一农场苹果园,埋骨高原也是他的遗愿……
时钟拨回到70年前,进藏的官兵与工作人员在和平解放西藏、筑路、生产的过程中,筚路蓝缕,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苦难,孕育出了光照雪域高原的“老西藏精神”,十八军正是宝贵精神的发端之一。
接到进藏命令时,转战南北的十八军将士正准备驻守川南。军长张国华已经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主任,政委谭冠三任自贡市委书记,许多干部也转到地方任职。有的战士家里分了田地,盘算着回乡与父母妻儿团聚;有的战士征战多年,想讨个老婆成家……
这种情形下,要向那神秘、危险的高原进军,动员战士去到那“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地方去,许多官兵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
1950年3月18日,十八军在四川乐山召开了誓师大会。官兵们惊讶地发现,讲台边除了军长张国华,还有他3岁的女儿小难。张国华33岁才得此女,妻子临盆时更是被敌人追杀,险些丧命。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军事主官张国华背女出征,由于年小体弱,又不适应高原气候环境,小难也成了十八军进藏途中第一个牺牲的“战士”。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克服天险筑路架桥,不吃地方自耕自种。十八军进藏途中经历了三次断粮,硬是没有吃当地百姓一把糌粑。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誓师大会上誓把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豪言壮语。
时代赋予“老西藏精神”新内涵
雪域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不断选派干部进藏工作。《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共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
1979年,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对联。1994年,孔繁森倒在了阿里地区,倒在了这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但孔繁森的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流传在党员干部心中。
当记者走进夏贡拉山隧道施工现场,大大的标语震撼人心: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位于西藏昌都市边坝县的夏贡拉山素有入藏第一险之称,据当地老人尼夏介绍,过去的老路就在悬崖边上,路人皆拄杖而行,一脚不慎,就会跌落山下,尸骨无存。
在海拔4750米左右的施工现场,4.3公里的夏贡拉山隧道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中。走进隧道才百余米,普通人就会感到胸闷不适。“本身这里海拔就高,隧道内氧气含量更少,施工难度很大。”项目副总工高宇海说。
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施工者已经掘进了1455米,预计明年7月完成贯通,11月即可具备通车条件。“隧道建成后,将结束往来车辆翻越高海拔山口通行的历史,彻底解决因积雪封路无法翻越夏贡拉山的历史,昌都到拉萨的距离也将缩短300多公里,这对当地经济、交通、民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国道349线改扩建工程项目指挥部指挥长黄德林说。
在那曲,来自浙江的援藏干部张新国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先进的技术、肉牛保种、育肥等理念引进来,实现产业兴旺、助力西藏建设的目标。
70年,弹指一挥间。一代代建设者和奋斗者们在高原上挥洒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续写着新时代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