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星期四
陕西: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 讯 员 徐贞喜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由位于陕西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研制航天六院供图

    14位

    陕西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处位次从“九五”末期的第21位上升到“十三五”末的第14位。2020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2.62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8.39%。

    初夏时节,八百里秦川麦浪翻滚,从秦巴山区到黄土高原,处处绿意盎然。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让“赳赳老秦”喜气洋洋。科技助力柞水县小木耳产业越做越大;搭乘“实践十号”卫星遨游太空的澄城县大红袍花椒地面选育工作喜讯连连;陕北佳县的渗水地膜让荒山变成了良田并被推广到全国;西安硬科技助力治污降霾斩断1.7万条超排柴油车“黑尾巴”;天舟二号“太空快递”让陕西航天“动力之乡”实至名归;秦岭第十次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踪迹,华北豹不时出没在子午岭秦直道;“秦脆”苹果一口价卖了1200万元引爆技术市场;风云四号B星气象云图分发更高效……陕西科技就是这么牛!

    利用科教资源,释放创新潜能

    陕西拥有110多所高校、1597家研发机构、66位在陕两院院士,全省每年全国科技奖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省市的“第一方阵”。2020年,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758.95亿元,再创新高,居全国第六位。陕西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目前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丰富的科教资源始于抗战转移和“三线”布局,但这种强大的创新链与当地的产业链曾经长期处于“游离”状态,创新潜能未得到有效释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陕西考察,并对陕西发展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的总要求,希望陕西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迈出更大步伐。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陕西省通过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首批创新型省份试点和深入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抢抓以市场化机制为引导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机遇,融合自身人才、资源、区位、文化等优势,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在服从全局、服务全国中实现自我壮大,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路。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黄淮人收麦,陕西人供种,如今在中国三大麦区,杨凌“金种子”正在呈现燎原之势。

    5月中旬,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主任康振生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带队先后奔赴河南许昌、江苏徐州和陕西关中麦区田间地头,进行杨凌小麦新品种观摩考察。“西农979”与“西农585”等小麦品种在河南省年推广面积均超过100万亩,令人倍感欣慰。

    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透露,“西农511”有望成为引领陕西省乃至黄淮地区优质小麦转型升级、更新换代的主导品种。在江苏、安徽、河北和湖北等省份,杨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伟隆169”两年大田生产播种面积超过300万亩。

    6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秦脆”苹果新品种苗木生产经营权,以1200万元价格成功转让海升集团,引爆技术市场。“十三五”期间,该校相继培育出“瑞雪”“瑞阳”“秦脆”“秦蜜”“瑞香红”等多个苹果新品种,在国内苹果主产区相继建立8个试验示范站(基地),直接在苹果核心产区开展创新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带动新建苹果示范园110万亩,形成研究范围涵盖苹果全产业链的各领域高水平研究队伍。

    建好秦创原,高质量发展迈大步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曾任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多年,谈起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建工控股集团于5月31日共同创建的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联合研究中心,他颇显激动地说:“陕西的科技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匹配。希望在此次合作中破解‘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传统合作模式,组建‘科学家+工程师’的创新团队,为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创新经验。”

    2020年实现整体上市的陕西建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义光表示,企业是实现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现象。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陕西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打造科技创新“特区”的重要探索。

    最近几个月,“秦创原”这个词,频频登上陕西热搜榜。“秦”是从秦汉至今,陕西的简称;“创”代表创新、创业、创造和创优;“原”则是要追根溯源,打造创新驱动高原高地,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3月16日,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到西咸新区调研时提出,要以西部科技创新港等创新平台为基础,建好政府和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开放共享创新平台,统筹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现在和未来、国内和国外,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和西安咸阳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3月30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西咸新区召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省科技厅。以“秦创原”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西咸新区为总窗口,全省各高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破题“两链融合”、强化科技战略支撑、谋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陕西将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作为三大目标,致力于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

    5月2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总窗口)》,内容涵盖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五大类70条措施。次日,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门对此进行了翔实的解读,他鼓励各个平台,包括地市、园区等制定相应政策包,形成“1+N”政策体系。

    6月5日,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投资448.2亿元,总数达32个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项目集中开工。其中,科创载体类项目6个,总投资211.22亿元;创新驱动类项目14个,总投资146.9亿元;基础配套类项目12个,总投资90.08亿元。这些项目建设,为“秦创原”在载体空间、资源集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6月8日,由西安高新区承办的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如约而至。30年前,西安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获批而建。如今,三十而立的它已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主阵地、主引擎和主平台。截至目前,陕西拥有7个国家高新区,17个省级高新区,创新的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古老的秦川沃野。

    以“秦创原”为窗口,陕西正通过“强筋骨”“补短板”“优生态”得力措施,充分挖掘、利用、滋养着富集的科教资源。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2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科技企业总估值目标300亿元。

    数据显示,在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当中,陕西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处位次从“九五”末期的第21位上升到“十三五”末的第14位。2020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2.62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68.39%。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