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国资委首次将前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
央企打头阵 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
本报记者 崔 爽

    墙上整面大屏,上面显示的中国地图上有数百个圆点,每个点代表一列高铁动车组,点的颜色则代表运行状态,比如绿色代表运行正常,黄色橙色代表预警故障,灰色代表离线。这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大数据进行动车组状态监测的场景之一。

    除了动态监测,大数据系统还可以对所有公司动车组进行故障预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健康评估等。点开任意一辆车,现场工作人员就能看到其实时运行参数,通过模型的阈值、趋势、突变等,对车辆状态运行预判,确保维护人员提前检查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是通过高铁动车组上的传感器实现的,随着高铁智能化的提升,一列动车组的传感器可能达到2000—3000。

    紧盯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改革,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央企业正在积极行动。“实践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改革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重要领域。”6月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到了新的关头,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国资委近年来积极指导中央企业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郝鹏表示,但仍存在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高端科技人才短缺、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对此,郝鹏表示,很多中央企业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一汽创新研发模式,制定“创新十条”,创建全球化研发布局,与中科院、华为、百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组建30多个协同创新平台,深度开发红旗品牌,红旗汽车销量从2017年的不到5000辆跃升到2020年的20万辆,增长超过40倍。中国一重完善市场化科创体系,坚持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经费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上,先后攻克核电装备等领域26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37项重大科技成果。东方电气集团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培养内部专家人才,构建起技术、管理、技能人才协调配置,专业水平和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创新人才格局,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以科技创新促发展也是参会中央企业代表的共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介绍,2020年一汽研发投入206亿元,较2017年增长48.4%,年均增长14.1%,“通过体系化、数字化建设,创建了一套全球较领先的管理体系和数字化体系,产品研发周期缩减6个月,生产准备周期缩减6个月,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5%。”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近年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2.9%,2020年同比增长76.5%。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表示,保证研发经费投入每年均不低于5%。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永才也表示,2020年,中车研发投入占比达到6.1%,取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京雄智能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等系列成果。

    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是重要抓手,中央企业纷纷采取对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实施“揭榜挂帅”攻关,强化关键核心人才创新激励等措施。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郝鹏表示,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政策精准供给,首次将前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对增选院士以及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重大实效的企业进行考核加分,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科研奖励性后补助等方式丰富研发资金来源,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科技创新核心能力等三项任务,将在考核、分配、中长期激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