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嘱托
◎本报记者 陈 曦
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磁室里,12台先进仪器持续运转,科研人员神情专注地操作着电脑及仪器进行各项检测;在天津港码头,一辆辆无人集卡来往穿梭,自动化轨道桥、岸桥正精准进行吊装,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已全面运营;在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观看过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升级至第四代,机器人的“胳膊”也用上国产机械臂,实现了国产化……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视察,提出重要要求,寄托殷切期望。如今的天津已展现出一幅协同创新、加速奔跑的全新图景。
南开大学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其林院士组的博士后李茂霖对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视察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李茂霖说,这两年,我们一直牢记嘱托,在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多点发力、勇攀高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团队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解决了困扰该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其中“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这一重大原创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军领衔完成的“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项目,摘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化学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团队也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亮眼成绩……
“新时代新百年新征程,我们更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潜心铸魂育人,以开拓创新、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奏响爱国奋斗的时代强音。”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坚定地说。
天津港
智慧港口向海图强
天津港同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时指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为天津港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年多来,天津港科技创新高光频频,全球首次实现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实船作业,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全球首次实现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作业;新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集成应用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多个“全球首创”,推动天津智慧港口建设迈向一流。
天津港如今已成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202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5万标箱,同比增长6.1%,增幅位居全球前十大港口首位。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天津港集团将以“志在万里、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加快港口数字化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自主创新遍地开花
两年多以前,在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的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鼓励科研人员“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中国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
“总书记观看了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样机搭火作业后很高兴,希望可以尽快实现机器人实用化、产业化。”国网天津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回忆起这段难忘经历,依然心潮澎湃。
如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自主创新已在园区内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