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从塑造鲜活的先进典型形象做起
◎席 亮 魏 秀 马新勇
视觉中国供图

    在新时代树立科学家先进典型,发挥其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从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对践行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因此,在新时代树立科学家先进典型,发挥其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有新内涵

    习近平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几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成为全社会对优秀科学家群体的基本认同。

    ——爱国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科学研究的动机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是科学家深层意识形态的反映。科学家的职业易于自发形成献身科学的精神,而爱国精神则必须通过感悟与磨炼才能养成。中国科学家爱国精神的形成,既有传统文化的情感浇灌,更有“落后就要挨打”的民族复兴使命驱动,是爱祖国与爱科学的统一。

    ——创新精神。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马克思曾说:“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刀耕火种到信息智能,人们一直在创新中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竞争,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早已成为共识。不创新会落后,创新慢了也会落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求实精神。求实是科学的品格,是追求真理的法宝。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取功利,另一种人为了满足兴趣,再一种人为了追求真理,天使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科学是面对未知的无尽探索,一旦失去求实精神,科学研究就失去了最本质的内在要求,创新也就失去了原动力。没有不变的发现模式,也没有恒定的预期路径,唯一不变的是对真理的孜孜以求。

    ——奉献精神。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华罗庚曾说:“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一项研究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取得突破,前人往往是后人的铺路石。只有甘守清静孤寂,不计名利、默默献身,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科学家,才能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中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成就。

    ——协同精神。科学需要合作,大科学需要大合作。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历史。任何一门学科只有从其他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中汲取营养,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也是现代科技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联合攻关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突破正是在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协作下实现的,而这种交叉互动,又促进了科技自身的进步。

    ——育人精神。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个人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而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薪火相传,才能持续繁荣。从科学价值论视角看,科研活动的结果除了以成果形式展现给同行外,更重要的是以最新进展和思想理念引导后辈开辟新的前沿领域。培养青年人才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和风范,无私的前辈与好学的后辈之间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技能,更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志。

    科学家人物形象需更加鲜活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涉及科学家群体的典型人物选树活动,如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央视评选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主办的年度“科技盛典”科技创新人物、中宣部及中国科协等部门开展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等。这些活动通过表彰和宣传科学家个人的先进事迹,对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科学家群体中选树先进典型,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要展示时代精神。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体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先进典型挺立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发展趋势,体现着时代新风貌。“两弹一星”元勋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几代人对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队伍不断壮大,大量新的奋斗事迹相继涌现,能否从中选树展现时代精神的典型,关系到能否把握时代、跟上时代。

    二是要彰显人格魅力。不同科学家在治学和为人方面表现迥异,先进典型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选树中要抓住最能体现科学家人格魅力的闪光点。有的科学家对事物本质具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有的体现出对未来科技发展态势的远见卓识,有的对科研乐趣无比享受甚至狂热,还有的习惯独立思考并敢于质疑和批判权威……通过抓取和刻画某些性格特征,可以使科学家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容易让公众认同甚至效仿。

    三是要挖掘真实事迹。优秀事迹是先进典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真实细腻、贴近科研和生活才能发挥教育和鼓舞他人的作用。如果为了选树而选树,通过虚假、拔高或拼凑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人设,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只会令人敬而远之甚至适得其反。同时,选树典型的目的要纯粹,不能掺杂功利因素。只有将学风正派、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家选树出来,才能够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是要体现科研业绩。选树典型必然要展示其在本行业或特定群体中的先进性和代表性。选树一名科学家典型,除了要挖掘其性格特点、道德品质方面的事迹外,还应紧密结合其本职工作。离开其作为科学家的主业而谈其他,容易偏离方向甚至本末倒置。同时,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科学家,有的侧重于突破科学前沿,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等,在选树时应结合其研究特点进行有区别、分层次的评价。

    多措并举做好先进典型宣传

    目前,国内宣传科学家的渠道主要有媒体专栏、人物传记、纪录片、现场访谈和科学家个人博客等。国外对科学家的宣传方式虽然与国内大同小异,但在塑造科学家形象时,更加注重打造个性化形象,试图打破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主动展示科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自媒体的崛起,为人物宣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对于科学家先进典型的宣传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首先,应抓住重要时间和重大事件窗口期。

    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氛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大多数公众在重要时间节点(如全国科技者工作日)或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如北斗卫星发射)时,会更加关注科学家群体,因此应重点抓住一些关键时间和事件的窗口期,对科学家进行全方位宣传。同时,还应从中小学阶段抓起,在教材中增加科技人物故事和最新科技成果素材,让更多的科技元素进课堂。这既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又能激发青少年投身科学的志向。

    其次,应构建立体式全媒体传播模式。

    当前,公众主要通过传统纸媒、“两微一端”等渠道获取科学家的新闻,但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而且还能使人物宣传从以往的“选择性记录”向“全景式记录”延伸。特别是近年来,各类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使得人物事迹宣传既满足不同公众口味(如纪录片、动画片)又符合快消习惯(如短视频、直播)成为可能,通过“中央厨房”打造“一鱼多吃”模式,应成为未来人物宣传工作的趋势。同时,利用先进典型实现正能量传播也应是新媒体平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

    最后,应打造支撑长效宣传的资源库。

    承载着科学家事迹的基础资料是开展人物宣传的基础。进入大数据时代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进步,采集整理科学家的科学人生资料,建成体现科学家学术成就、学术成长和学术风范的资料保存平台,有利于实现相关资源的集中整理保存和支撑长效宣传,中国科协开展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科院开展的“院士文库项目”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基于科学家资料建设在线数字化网络展示平台也应成为未来常态化宣传的重要方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