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位于福建晋江的柒牌集团西服裁片车间内,国内纺织领域首个5G+AGV(物流)机器人正在运行,它可在车间、电梯、仓库、货架间自由穿梭,实现面料等生产物流全流程自动化运输调度。
“与传统物流机器人采用轨道运输不同,这台使用激光雷达探测和5G通信技术的设备更‘聪明’,其作业效率较人工搬运预计提升150%,成本降低70%。”12月11日,领衔研制该机器人的陈豪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作为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陈豪团队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所引进的10多个团队之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近年来,晋江积极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了中科院、中纺院、中皮院等一批“国字号”科研平台落地,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770多人,构筑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把晋江打造成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国际化视野 引进多名行业领军人才
获批建设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当地企业共建12个智能电力、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领域联合研究中心……在落地晋江短短6年多时间里,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便成为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重镇。
“我们有中科院这个‘国字号’平台,有晋江特殊科技人才政策优势,还有研究所创新的运行机制……”泉州装备所所长刘海舟说,他们已从清华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英国雷丁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工科院校引进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150多人,组建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科研团队10多个,开展行业前沿、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00多项。
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晋江形成两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培育了安踏、361°等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但面临科技创新平台薄弱、高层次领军人才偏少等“短板”。为此,晋江提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海峡计划”“港湾计划”,以“平台+项目+人才”方式,共建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中纺院海西分院等9家“国字号”科研平台,加快聚集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共同突破高端智能装备、原辅材料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全链条、全流程升级,形成“搬不走”的产业优势。
产业化导向 涌现多项“硬核”成果
“晋江经验”提出,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随着中科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等相继落地,如今,晋江已经形成了3大本硕高校、9家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创新版图。在此基础上,晋江加快布局“智能+”“芯片+”等,将3000多亿元产值的体育用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激活提升为智能穿戴、高分子材料等新兴产业,涌现多项国内领先的“硬核”成果。其中仅2019年度就有8项科技成果入围省科技进步奖,创新效益显现。
如入选“海峡计划”项目团队的三伍微公司,在成功研发国内首颗高增益低噪声车载北斗LNA芯片等基础上,加快打造国产自主射频供应链;中皮院晋江公司组织团队开发的高性能发泡EVA中底和生物质基复合发泡EVA鞋材等已初步实现产业化;中纺院海西分院团队联合凤竹纺织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新型锦涤皮芯复合纤维,改善当前校服面料存在的亲肤感不好、吸湿性差等问题,得到特步、乔丹等多家企业认可;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与黑金刚自动化公司合作研发的首条自主产权智能机器人柔性制鞋成型生产线,每条成型线可减少8至10名刷胶工,而预售价仅为欧洲品牌同类型设备的三分之一……
“今年是实施国家创新县(市)建设的决胜年,晋江将实施‘五大行动’,突出创新平台科技赋能,打造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和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为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提供强劲的科技动能。”晋江市科技局局长蒋家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