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农科院,每位科研人既关注科研一线,也关心生产一线。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李勃在田间一线指导大棚葡萄园生产。受访者供图 |
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这些技术已经证明了其“三重身份”:它们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企业发展的“法宝”,又寄托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截至2020年,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粮食270亿斤,实现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这就是被誉为“功勋品种”的“济麦22”产生的巨大效益。因其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强等优点,成为连续9年全国种植的第一大小麦品种。
11月23日,山东省农科院举行“十三五”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会,以“济麦22”为代表的100项农业科技成果成为重点推介的对象。
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农科成果包括38个新品种、45项新技术、17个新产品,这其中包含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1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
记者梳理这些成果时发现,它们既有填补相关领域空白的中国首创级别的技术,比如甜樱桃矮化砧木新品种“矮杰”,世界上首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育成的六倍体新品种,破解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难题;也有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品种,比如高产优质广适大豆新品种“齐黄34”,生产经营权转让费1870万元,创全国夏大豆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
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这些技术已经证明了其“三重身份”:它们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也是企业发展的“法宝”,又寄托了农民致富的希望。在更高层次上,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力支撑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科研人拥有了“双重身份”: 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
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持发所)的研究员贾春林目前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山东省牧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深耕牧草专业,另一方面他又是企业的“成果导师”,农民的“技术军师”。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他要在田间地头为企业和农民兄弟服务。
贾春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双重身份”带来了双赢局面:深耕一线,让他深知基层痛点;这些难点上升为科研课题,转化问题也迎刃而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是科研体制改革让贾春林拥有了“双重身份”,通过改革为科研人赋予能力,为一线基层赋予能力,见证了该院“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持续努力。
4年前,“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对山东省农科院乃至山东农业战线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它通过改革传统农科管理模式、科研模式和考评模式,让科研人员想干事就有平台,肯努力就是主角。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田间地头,投入到当前亟待突破的科研领域,实现了问题与任务对接、科技与市场对接、创新与产业对接、贡献与绩效对接。
通过改革赋能,也使得“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农科院衡量科研创新的主要指标走在了全国省级农科院的前列。
数据显示,5年来,该院审鉴定和登记作物、蔬菜、果树、畜禽等农业新品种510个;“花生单粒精播”“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等87项技术列入全国或省农业主推技术;授权发明专利943件,认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02项;“鲁原502小麦”、“花生抗逆高产栽培”等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等11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中,万书波研究员还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科技最高奖和何梁何利奖,为实现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这些技术也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一线难题成了科研课题: 咱跟着专家种地,心里踏实
今年9月份,在德州市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玉米穗头上看不到虫眼。该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告诉记者,这1000亩玉米地采用了省农科院的一项“高科技”: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这样就不用打杀虫药了,玉米的口感、品质提高很多。
“跟着专家种地,心里踏实!我们合作社目前采用了大小十几项农业技术,虽然近年来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下跌,但依靠科学种田,每亩能净挣300元左右。”魏德东说。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东省农科院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精准靶向创新,建立以问题定任务、以任务建团队、以团队促发展的科研组织模式,重点聚焦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农民关切的难点热点科技问题,推动科研创新接地气。
在此背景下,“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成为全体科研人员的集体价值观。
蔬菜是山东省寿光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但长期以来,寿光蔬菜产业也存在着高端产品培育不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蔬菜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滞后、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育种工作滞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今年4月份,肩负山东“科教改革攻坚行动”重任的农业新型研发平台终于揭开了“红盖头”,而山东省农科院(寿光)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是6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其中的代表。按照计划,该平台将开展自主新品种培育、土壤病害整治、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产业结构调整、蔬菜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及蔬菜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研发工作。
除此之外,该院还实施了“三个突破”战略,集中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向三个县市派出了工作组,坚持“抽硬人、硬抽人”,抽调3个研究单位的“一把手”脱产担任驻县工作组组长,选派82名业务骨干作为乡镇第一镇长、园区第一主任、企业科技副总等挂职干部,聚集项目、人才、成果等资源,形成实物工作量打造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
第N项全国首创: 院士成“第一所长”,企业家成“产业研究员”
“‘第一所长’制度是山东省农科院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重大创新举措。作为首批聘任的‘第一所长’,我感到很荣幸。”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会统筹规划,将之前较为松散的合作转变为紧密、扎实的全方位合作,我和团队将定期到院里进行学术交流,接收青年人才到我的实验室进行研修,进一步加大协同创新,支持这里的学科发展、成果培育、人才培养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所长”制度仅是新出台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柔性人才引进方式的一部分,该意见还推出“产业研究员”制度。
山东省农科院人事处处长陈相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产业研究员”制度,重点引进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等,注重发挥“产业研究员”了解产业重大需求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等优势,帮助科研人员从产业、市场中寻找研究课题,把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在企业中进行转化。截至目前,该院已聘任18名院士和21名专家担任“第一所长”,聘任50名行业重点龙头企业高管及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担任“产业研究员”。
如果说“第一所长”“产业研究员”制度体现了新政灵活的一面,那么,诸如“组阁制”“包干制”等政策则凸显了《意见》的务实性。
“我院设立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专家工作室,扩大创新团队自主权,实行首席专家‘组阁制’、经费‘包干制’,给予团队人才引进和岗位聘任配额和权限。”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向记者强调,这一点正是基层一线需要的。此外,该院还将与中国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重大协同创新任务。
面对未来,山东省农科院将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五权”下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让农民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让农业和乡村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振兴起来,支撑农业强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