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新忠村养鹅基地里,根据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分栏饲养的雏鹅。蔡丽摄 |
科技日报讯 (蔡丽 陈荣廷 记者刘昊)11月9日,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新忠村大山里的养鹅基地里,饲养员正在把刚孵化的小鹅进行筛选隔离,一只只刚孵化不久的小生命站立在深秋的冷风里,像一群群顽强的小战士,等待工作人员筛选、分栏养殖。
新忠村第一书记欧兴树告诉记者,这个位于大山里的养鹅基地目前占地600多亩,主要是在部分村集体的闲置荒地上建设,这样能充分把集体资源利用了进来,仅集体经济入股分红,每年养鹅基地就能为村集体创收六七万元。
“除了养鹅基地的收入,这片资源丰富的大山也是我们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山上放养了80多箱蜜蜂,虽然纯粹是野生放养,但每年都能收割两次蜜糖,这几年蜜糖价格好,而且我们村的蜜糖品质高,不愁卖,蜜糖的收入每年也有六万多元。我们还建有竹笋加工厂,每年也有不少的创收,而且还提高村民竹笋产业加工的积极性,辐射带动效果非常好。”欧兴树指着远处茫茫的大山跟记者说道。
作为“十三五”的贫困村之一,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新忠村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通过多点开花的模式,依托山区优质的自然资源,在青山绿水上做文章,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既保住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打通了通向小康生活的增收致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