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让“免疫”成为高频词。
无论是被寄予厚望的疫苗还是抵御病毒的免疫屏障,都与“免疫系统”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所有疫苗产生的抗体,像天花疫苗那样终生有效,但怎么做到呢?”11月19日—20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祁海抛出的问题道出被疫情困扰的人们的心声。
现实是,这样的疫苗“定制”目前无法做到,甚至在疫苗使用后,学界也无法回答能否给予永久免疫的问题。
“应对关口前移,少不了免疫应对计划!”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免疫系教授何维指出,除了突发传染病,老龄化、慢病、肿瘤等都亟须免疫策略。
“免疫研究日渐深入,但缺乏系统认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说,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等实体系统相对固定不同,免疫系统动态应答,免疫细胞全身游走、在器官组织局部的数量不断变化,对于它的研究需要全新视角。
为此,何维、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田志刚,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教授王福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等多位中国免疫学者共同呼吁启动“免疫大计划”。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免疫将有更多“爆点”
之前看似是基因突变的人类遗传病,研究后证实源于免疫炎性反应……多种“负向”生命活动被证实与炎症、免疫密切相关,甚至包括衰老。
“从基础理论创新带动疾病救治实际应用的角度,免疫领域很有实力催生诺奖。”曹雪涛说,中国要有所作为。
何维团队持续十几年对占外周血仅1—5%的γδT细胞进行研究,目前成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领域;田志刚团队对于NK细胞的免疫机理研究使得其有可能成为肿瘤细胞“更称职的捕食者”。
……
只有基础理论持久深入的研究,才能为免疫治疗产业的持续创新带来不竭动力。以2018年诺奖为例,PD-1(一种免疫元件)的发现带动了整个免疫治疗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研究在我国逐渐增多,但多为跟随、仿制型的创新。”田志刚说,“产业认识到了免疫治疗的潜力,但我们的原始创新没有跟上。”
免疫治疗市场上,“大而不强”的中国没有定价权。抗体、细胞治疗技术等引进消耗大量医疗费用,普通人很难负担得起高端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有数个免疫治疗药物年销售额上百亿美元,在我国的市场潜力也巨大。”曹雪涛说,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更加接近产业,面向经济主战场,“免疫大计划”将致力于弥合其间的断层。
更多的“中国答案”仍需要基础研究发力。“我国5岁儿童的免疫功能如何、老年人免疫学数据怎么样、免疫力的具体判定指标是什么……这些基础框架不能照搬国外指标。”曹雪涛说,中国需要自己的免疫学指标,并构建适合国人的免疫学体系。
“日本科学家用11年时间进行了3500例人群循证研究,证明外周血NK细胞的杀伤力。”田志刚说,此类研究在我国得不到很好的支持。
无本之木难屹立于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免疫领域需要“免疫大计划”,以开展更广泛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同时改变我国理论创新不足的现状。
面向人民健康,免疫是“走在前面”的关键
面向人民健康,走在疾病之前,是科技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之一。
能不能把防控工作做在“疾在腠理”之前?免疫学研究成为关键和基石。
免疫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异常是慢性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警”,免疫系统的再平衡也可以逆转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把免疫学做通做实了,中国的疾病防控水平会上一个大台阶。”曹雪涛说。
“走在慢性疾病之前,免疫科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老龄化。”何维指出,不仅要提高人均寿命,更要提高人均健康寿命,让百姓有健康晚年。
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也需要免疫科学走在前面。
以当前公众最关切的疫苗有效性为例,亟待破解免疫科学问题。
“我们知道,自然感染和疫苗所激发的人体免疫状态不同,促进疫苗产生有效长久的中和抗体,需要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永久免疫间转化、关联的基础理论。”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唐宏说,但由于领域划分,免疫领域与疫苗领域的科学家很少“坐在一起”。
面向人民健康的最高目标成为各界联手的契机,“免疫大计划”则成为跨界打通的有效抓手。
与此同时,新兴的生物科技、信息学技术正在与传统免疫科学“碰撞火花”,例如单细胞技术、冷冻电镜技术为免疫科学的研究提供事半功倍的手段。“免疫大计划”将促进新技术的融合创新,“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提升中国免疫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免疫大计划将从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健康干预、疾病诊治、产业落地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曹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