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小甘薯承担起大事业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侯显峰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半个多月以来,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告早已传遍了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每个村落。全会确定和指出的发展方向,激励着冬季里仍在忙碌的每一位农民。

    在奈曼旗互利村甘薯加工厂院内,一块块雪白的“冰块”铺满院落,让人有置身冰川世界的感觉。村主任刘福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是我们村企业加工粉条用的甘薯粉,正在晾晒。”

    1000多贫困人口转变思想、凝心聚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将小小的甘薯做出了大文章,整村脱贫走上乡村振兴之路,这就是互利村正在做、也将一直做下去的大事业。

    互利共赢,甘薯作纽带

    “互利”的村名源自20世纪50年代,意为互利共赢。如今,这个村子依然秉承着这个宗旨。

    互利村村民口中的地瓜又称甘薯,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今年秋季,村民王洪岩通过为村办企业销售甘薯,一个月赚了8000多元钱,而两年前,他家因病致贫。妻子生病那年,他不仅花掉了20万元医药费,也因照顾妻子而颗粒无收。

    当时,村里在甘薯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加工企业,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亩土地入股,并被聘为长期用工,负责公司的甘薯基地从种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资约4000元。

    仅仅一年,土地租金收入6000元,年底分红收入1500元,企业务工收入3万多元,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红+务工收入”3项收入,一步跨过了贫困线。

    王洪岩脱了贫,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村民分户耕种、自产自销,没有产业规模,自然不会有效益。”

    “互利村共有耕地5520亩,几乎全部入股企业,这种互利模式让公司和村民都能从中得到可观的收益,品牌效应也在逐渐形成。”村支部书记付永久说,全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链”起了全体村民的收益,富了农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振兴乡村,产业来引领

    凭借小小的甘薯实现“一盘棋”脱贫,这是互利村被列为脱贫攻坚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脱贫攻坚的几年里,互利村所在的青龙山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甘薯栽植和深加工,形成了互利、平房、得力营子、青龙山4个甘薯专业村,依靠甘薯产业项目,实施脱贫户纳入产业化合作经营体系全覆盖,真正做到了产业脱贫一个不少。其中,整村土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互利村最为典型。

    在互利村村民看来,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也预示了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兴起,因为在村民们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日渐富足的村集体经济已经开始春雨化田,启动了乡村振兴的引擎。

    “我属于公司的大股东,2017年我投入了20亩地和10万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来9万元左右!”连续3年挣到了真金白银的村民李景良既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企业的股东。他告诉记者,村里的甘薯产业发展已经走上正轨,农民的收入构成是“租金+分红+务工”3部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被锁定;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每年按占股的8%核算,纳入村集体账户,年收入大约20余万元,这部分收入已经用于村民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改善。

    “2018年我们村企业的收入是200万元,2019年283万元。就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时,我们预估出了今年的收入能达350万元!”付永久的激动发自内心,“我们已经不用为了填饱肚子而种甘薯了,下一步,我们要把小小的甘薯做成足以振兴全村的大事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