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9日 星期五
加快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需要五个“度”

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任晓刚 方 力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即将开启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新的指示,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是关键,对此,准确把握和聚焦五个“度”,将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更好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迈向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热度。面对激发动能和提高效能的双重任务,面对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紧迫需求,改革是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的必然路径和核心选项。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府放权、高校及科研院所增权,让科技工作者拥有更多自主权、决定权,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做到丰富科技创新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诸多机遇。以改革为抓手,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尚和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将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积极性,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产出。

    强化科技资源支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科技资源是重点,在加大科技资源投入的同时,亦应注重优化配置,兼顾资源丰富度与配置比,从而在单位投入内激发出最大科技创新动能。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打造规模大、水平高、结构优、阶梯型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强化科研投入支撑,做好科技创新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投入方式、渠道,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以新基建为支点,建立健全科技研发基础设施体系。要强化创新主体支撑,发挥好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加强科技力量统筹。

    牢固坚持四个面向,提升科技创新高度。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和紧迫的国内发展需求,要找到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做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关键技术问题持续发力,要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目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励精图治,继续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将人民生命健康置于首位,在疾病防治领域加大科研攻关,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更高要求。

    开阔思路开放视野,增强科技创新广度。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实现科技实力从量变走向质变,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要立足本土,走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创新路子,尤其是要围绕国家当下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凡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相关的现实问题都是科技创新的着眼点、发力点,推动形成齐头并进、多措并举、产学研并重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主动融合全球创新网络,并在其中进行自我精准定位,打造长板、补齐短板,以开放、包容、互鉴的态度开展广泛深入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全球共性问题的研究,在创造更开放科技创新舞台的同时,着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权。

    着力深耕源头创新,拓展科技创新深度。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研究是制约科技创新步伐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我国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源头创新,着力解决限制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根源性问题,以扎实的基础研究推进高效的应用研究,以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基础研究,促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在源头创新方面钻研探索,须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出发,统筹布局,兼顾顶层设计与实施应用,既要推动实现现有研究领域的发展升级,亦要在前瞻性研究上花力气、下功夫,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向上、向优、向深拓展演进。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