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上的勐捧镇岔沟村,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14个边境村(社区)之一,国境线长4.2公里。
岔沟村对门山村民小组的李文良这几天非常忙碌,也很开心。他交完了自家的烟叶,又到村里的收购站当起了烟叶分级预检员,每天都有260元的报酬。
“我家今年栽了20亩烤烟,长势不错,一季就收入8万多元。现在正准备种香料烟和油菜!”李文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以前没有政策和资金扶持,他家的山地只能种玉米,每亩地仅有300元纯收入。自从临沧市开展产业兴边以来,烤烟成为岔沟村的支柱产业,他家盖起了300多平方米的二层“洋楼”,实现人畜分离,庭院整洁,花木扶疏。“党的政策好,我们边境线上的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美!”李文良脸上溢满了笑。
岔沟村党总支书记张会强告诉记者,一条通村道路,可见证这个沿边村的变化。
14年前,张会强从勐捧中学来到村里任支书、主任。“以前岔沟村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都不通公路,我们到各村小组只能骑摩托,还要带一根宽竹板,走一段,要用竹片撬一回黏在轮毂上的泥;再走一段,再撬……”张会强说,曾经的“毛毛路”经历了三次“变身”,泥泞路变成沙石路,沙石路变弹石路,近年弹石路上铺通了12公里的通镇柏油路。
“路通了,产业就发展了,群众的日子就变样了!”张会强说。如今,全村903户人家投身烤烟、香料烟、甘蔗、核桃、畜牧业,201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84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30元。
岔沟村的变化,是临沧市率先启动沿边小康村建设工作,进行“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一个缩影。
临沧市与缅甸接壤,边境线全长290.791公里,沿边村寨辖国土面积1586.57平方公里,涉及10个乡镇、44个行政村、241个自然村;涉及少数民族群众4.2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57人。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边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固土守边的使命感、责任感,2019年5月,临沧市围绕“路网、经济、党组织”三套系统和“产业村、旅游民族特色村、较大村、边境贸易、边境维稳”五类集群,整合186个项目50亿元资金,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五大工程,夯实沿边发展基础。
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眼下,临沧沿边总长573公里的公路已全线贯通;村组公路建设已实施589公里,基本实现30户以上村道路硬化;14条沿边旅游线路已启动,26个旅游景点和19个旅游村寨环境得以提升。
甘蔗、橡胶、坚果、魔芋……当地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专业合作社32个,产业基地36.1万亩,养殖基地3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21个。
在沿边村寨,已实现4G移动电话和宽带互联网全覆盖,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合格的卫生室和村医、用电和广播电视入户保障以及安全饮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41个沿边自然村洁净村庄、洁净庭院、厕所革命、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等工程正全力推进,一批“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村庄正展露新颜。
“率先把沿边村寨建成小康村,让世世代代的‘守边人’率先奔小康,是我们建设最美丽地方的‘临沧答卷’。”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说。
2019年,临沧市沿边村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0元,增幅达35%,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