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 星期五
挂在脸上的笑容,就是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吴长锋 陈 曦 刘园园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每到傍晚时分,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的鸦窝村就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村委会广场上,上百名观众津津有味地摇着蒲扇看庐剧,孩童们嬉笑打闹,一派幸福和谐的光景。

    “伟大精神放光芒,改革开放经济长,乡村振兴实在好啊,领导人民奔小康……”唱庐剧的老人叫刘学文,今年75岁,是一位盲人。“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心里美滋滋的,我就编了这么一段词,加上大鼓一敲一唱,还很受大家喜欢。”“每次赶集的时候,我就来唱唱,宣传党的政策、好人好事。”刘学文老人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在家门口务工,感觉稳稳的幸福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龙辉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厂房外的“扶贫工厂”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质检车间里,工人曹世华大姐正熟练地将有瑕疵的铅笔挑出来放在一边。她告诉记者:“这些是次品,都要处理掉,不能销往市场。”

    曹世华是地道的本地人,曾长期在上海、江苏等地打工,一年下来,省吃俭用顶多能存上两万多元钱。前几年,曹世华回家过年时偶然发现,家门口有了铅笔工厂,每月能赚两三千元。她动心了: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也需要人照顾。如果能在铅笔厂工作,岂不既有了稳定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人?

    “我觉得能天天看到家人特别是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曹世华的经历不是个案。家门口缺机会、出远门有顾虑,总是在找到合适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纠结,成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无奈。

    近几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龙辉公司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就业,让一大批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几年来,公司先后吸纳贫困户68人,每年为贫困户创收近200万元,贫困户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通过在扶贫车间就业,目前68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真正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目标。

    “能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我知足了。”曹世华笑着说,在家门口奔小康,带来的是稳稳的幸福感,小康生活也增添了一份团团圆圆的满足。

    下山上岸,天壤之别

    夏日的骄阳下,程大宏时不时拿出对讲机对游船进行调度,轻车熟路。家住安徽舒城汤池镇三江村的程大宏,祖祖辈辈打鱼务农,16岁就“子承父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吃上旅游饭,管理万佛湖旅游公司几十艘游船。

    “我家离水库近,以前常在湖边撒网捕鱼,再拿到市场上去卖。”程大宏说卖鱼的钱只够糊口。

    上世纪90年代,县里着手开发万佛湖生态旅游。1996年,程大宏正像往常一样在湖边捕鱼,突然看见了几个陌生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游客,想体验一把环湖游,谁知绕了大半圈,硬是没找见一条船。“我觉得这是个商机,找了村里几个村民一合计,决定弄个快艇,做环湖游。”随后,程大宏咬咬牙,花了2.6万元,买了艘小快艇,开始了“忙时水上漂,闲时湖边等”的生活。

    在程大宏看来,开船虽然不累,但生意时好时坏,得靠别人介绍,有时在湖边守着大半个月也遇不到一个游客。“一没有营业执照,二缺少救生设备。那时候为了挣钱,风大浪急也冒险下水。”有一次,南风天,程大宏开着小艇去湖对岸。突然一阵风来,浪花翻涌,船上的人从头到脚全湿了。提起这事,老程现在还有些后怕。

    2002年,程大宏的小快艇被万佛湖旅游公司收购。“没折旧,卖的时候还是2万6!”紧接着,老程上岸,加入了旅游公司。今年54岁的他,鱼不打了,网不晒了,还当上了游船营运中心的副主任,管理着20艘快艇、18艘游船。

    “一年收入能有5万多元,还有五险一金呢。”程大宏看来,自己现在有了固定工作,出不出船收入都不受影响,关键是“没了风险,也没了后顾之忧”。

    2019年,万佛湖旅游直接带动当地2000人就业,280名老百姓转入万佛湖渔业公司、旅游公司、游船公司三家国有公司,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真是一河之隔,天壤之别啊!”无独有偶,在霍山县磨子潭龙井山居开农家乐的戴金平告诉记者:“我们原来就三间破瓦屋,一下雨哗哗地漏。”她丈夫身体不好,2014年他们就是建档的贫困户,一家人年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后来路修通了,他们从河对岸的山里搬到了河这边,拿政府补助危房改造的钱,加上跟亲朋借的资金盖起了二层农家乐,每年能收入五六万元,2016年就脱贫了。

    戴金平说,今年疫情,他们虽然受了点影响,但7月份开始生意明显有恢复,节假日有时能有近万元的收入。她希望,以后可以办个民宿,把日子过得更好。

    “这才叫美丽乡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过湾村人,樊浪生在外闯荡多年后,2014年返乡创业。一开始,他流转了村里1200亩地,琢磨着发展农业。那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来到过湾村研究测土配方技术,机缘巧合,选中了樊浪生的100亩地作试验田。

    “没想到,种出了富硒米!一般米市场价也就3块一斤,富硒米能卖到10块。”第二年,樊浪生将流转的1200亩地全用上了测土配方,进行土壤有机质改良与硒肥定量补施。如今,全村2000亩地已全部被他承包。

    “我主要负责富硒米包装工作,活儿不难,能应付。”今年50岁的韦传兰,是村里的一名贫困户,手有痼疾,不能干重活,全靠丈夫外出务工维持家用。“一个月能挣1500元,企业还给买了养老保险。”韦传兰对眼前的生活很满意。

    樊浪生返乡创业,给村里带来了一个变化,就是年轻人愿意回来了。“以前大家觉得在村里挣不着钱,都出去打工。如今看到村里企业越办越好,不少年轻人回家发展养殖。”稻浪滚滚,百花争艳,一座座整齐的新农舍,“这才是美丽乡村呐!”樊浪生感慨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