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从过去的每斤60元到现在的600多元,六头村的46个贫困户靠它脱了贫
一片姑辽茶,富了一村庄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农玉琴(右二)在指导六头村村民进行姑辽茶苗圃后期管理。黄祖华摄

本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黄祖华

    1米多高的茶树枝繁叶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广西扶绥县六头村村民农世权的门前屋后,是依地势而新种植的姑辽茶。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我家两年前种了20多亩姑辽茶。现在,我一家一年也有5万—6万元的稳定收入了。”近日,2017年脱贫的农世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姑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名茶,生产于六头村。姑辽茶对地理条件要求极高,且属乔木型,目前无法高度产业化种植。因姑辽茶珍贵,且数量有限,扶绥县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牵头推动、合作社组团推进、技术员技术指导,各方形成合力,促进姑辽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姑辽茶从过去每斤仅卖60元到现在能卖到600多元,让六头村的46个贫困户脱了贫,让村民逐步走上致富路。”六头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年景说。

    茶叶专家来了 姑辽茶质量提高了

    姑辽茶生长在平均6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山上常年浓雾弥漫,孕育出姑辽茶独特的品质。有人慕姑辽茶之名而移种外地。然而,离开六头村高山浓雾的熏陶和孕育,姑辽茶原本的特质荡然无存。

    罗年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起初,六头村姑辽茶的生长属放任状态,缠满了寄生藤蔓,严重影响古茶树的生长。后来,六头村为古茶树进行“大扫除”,并摸索出更有利于古茶树生长的方式。

    据了解,姑辽茶主要产地是姑辽、姑卜、姑标三屯,共有茶园面积2000多亩,以姑辽屯出产的茶品质最佳。姑辽屯的茶山上有野生姑辽茶树5520多株,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有700多株,500年以上的有100多株,1000年以上的有7株。

    经广西林业专家叶聪教授鉴定,千年古树茶茶色饱满清亮,可经20余泡仍色味不减。姑辽茶在同类型茶中最富茶多酚,有强身健体功效。

    今年47岁的农世权沿袭农氏家族遗产,分到4株古茶树。“以前,依靠采摘古茶树的茶叶,晒干后拿去卖,一斤干姑辽茶才卖得60块钱。因为没有技术,不会包装,晒干的姑辽茶又黑又糙,赚不到钱。”农世权说。

    2016年以来,扶绥县发挥地缘优势,积极打造“姑辽茶”独特品牌。农世权参加政府组织开办的种茶技术培训班,掌握了姑辽茶从种植到加工、到留种的一系列技术。

    “非常感谢农老师,是她教会了我种植姑辽茶的技术。”农世权提到的“农老师”叫农玉琴,是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专门负责姑辽茶栽培、育种、加工的技术指导。

    “发展姑辽茶产业最重要的是茶叶的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提高了,可以加快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要把加工的好茶叶当作标本,让大家学习。并且在育种的技术上,还要再加一把劲。”对于六头村发展姑辽茶产业,农玉琴信心十足。

    村民合作社助力 姑辽茶身价倍增

    75岁的农因彰一家八口人,也是依靠姑辽茶脱贫的贫困户。

    “我家有20多亩姑辽茶,今年可以产75到100公斤的干姑辽茶。因为姑辽茶的品质提升了,茶干一斤从60元涨到600元,我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当过兵的农因彰快言快语。

    2017年10月以来,六头村成立了天益、高蓬等7个村民合作社,成功地将姑辽茶品牌推向市场。通过村民合作社收购农户茶青,规范制茶技术,再加工包装销售,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助推姑辽茶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姑辽茶成功注册商标后名声大振,价格也跟着暴涨。

    “依靠以前的技术,一天只能生产5公斤姑辽茶,现在通过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一天能生产姑辽茶250公斤以上。”罗年景介绍说。目前,通过种植姑辽茶,六头村集体经济销售额同比增收8万元,户均收入达到2.1万元,46个贫困户159人受益。

    农因彰笑呵呵地说:“以后,还得依靠合作社,走致富的道路。”

    57岁的黄学是六头村经营姑辽茶致富的典型代表。他一家7口人,种植姑辽茶50多亩,以种植、加工、营销姑辽茶为生,一年卖茶收入达30多万元。

    在六头村,像黄学一样的茶老板,靠姑辽茶致富的有近20人,带动和辐射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为发展姑辽茶产业,目前,扶绥县以姑辽、姑卜、姑标屯现有千年古茶园为依托,通过建立野生姑辽茶原生态保护区、有机姑辽茶园,打造以姑辽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

    如今,环境优美的风情村落、古茶树群,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我们要走旅游业与姑辽茶特色产业相互发展的道路,增加六头村村民收入,改写六头村贫困的历史和命运。”罗年景说。

京ICP备06005116